主要癥狀:中風發病時間:2009年4月化...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主要癥狀:中風發病時間:2009年4月化驗檢查結果: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能單獨一個人柱著拐杖行走,神志也較清楚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飲食營養影響1.營養失調與腦年中;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是引起腦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與其有關的飲食營養因素與腦卒中也有密切關系.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脂肪攝入過多占總熱能40%的地區腦缺血腦梗死發病率高而低脂肪低蛋白質高鹽飲食地區腦出血發病率高.實驗研究證實血清膽固醇過高易發生粥樣硬化性血栓而高血壓同時有膽固醇過低可使動脈壁變脆弱紅細胞脆性增加易發生出血.營養失調不僅僅是主要營養素數量之間的比例失調一定程度上質量比數量的影響更重要.如脂肪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前者能降低血膽固醇但過多則促使脂質過氧化破壞細胞膜而后者能升高血膽固醇故認為兩者的比值以1:2為宜現推薦的最佳比例為P:M:S=1:1:1.蛋白質中優質蛋白即含硫氨基酸成分高的動物蛋白如魚類家禽瘦肉等和大豆蛋白低于總蛋白的50%以下則易發生高血壓病腦卒中.若飲食為高鈉低鈣低鉀也易發生高血壓和腦卒中.2.影響腦卒中預后康復:因腦卒中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腦功能衰竭病程中可伴發感染消化道出血腎功能障礙;脫水劑激素等應用可引起水與電解質紊亂;輕癥患者進食減少重者禁食飲食營養攝入明顯低于需要量.因此腦卒中病人在原有營養失調的基礎上可能因攝入減少而加重導致更為嚴重的營養不足.如果沒有足夠的熱能必需氨基酸磷脂和維生素等必然會影響腦卒中的預后和恢復.二飲食營養治療飲食營養治療的目的是全身營養支持保護腦功能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功能的恢復.在飲食營養供給上要求個體化即根據病人的病情輕重有無并發癥能否正常飲食消化吸收功能體重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飲食營養治療方案.在急性期飲食治療是讓病人能度過危急階段為恢復創造條件.恢復期應提出合理飲食的建議糾正營養不足或營養失調促進恢復和防止復發.1.重癥病人的飲食治療:重癥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d之內如有嘔吐消化道出血者應禁食從靜脈補充營養.3d后開始鼻飼為適應消化道吸收功能開始的幾天內以米湯蔗糖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在已經耐受的情況下給予混合奶以增加熱能蛋白質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湯蔗糖雞蛋少量植物油.對昏迷時間較長又有并發癥者應供給高熱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證每天能有蛋白質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物300g總熱能10.46MJ(2500kcal)總液體量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飼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氣管內.必要時可選用勻漿飲食或要素飲食.2.一般病人飲食治療:熱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給體重超重者適當減少.蛋白質按L5~2.0g/kg其中動物蛋白質不低于20g/d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質高的魚類家禽瘦肉等豆類每天不少于30g.脂肪不超過總熱能的30%膽固醇應低于300mg/d.應盡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動物油脂以及動物的內臟等.超重者脂肪應占總熱能的20%以下膽固醇限制在200mg以內.碳水化物以谷類為主總熱能不低于55%要粗細搭配多樣化.限制食鹽的攝入每天在6g以內如使用脫水劑或是利尿劑可適當增加.為了保證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每天應供給新鮮蔬菜400g以上.進餐制度應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應清淡易消化.
2016-01-21 10: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一,飲食營養影響1.營養失調與腦年中;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是引起腦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與其有關的飲食營養因素與腦卒中也有密切關系.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脂肪攝入過多,占總熱能40%的地區,腦缺血,腦梗死發病率高,而低脂肪,低蛋白質,高鹽飲食地區,腦出血發病率高.實驗研究證實血清膽固醇過高,易發生粥樣硬化性血栓,而高血壓同時有膽固醇過低,可使動脈壁變脆弱,紅細胞脆性增加,易發生出血.營養失調,不僅僅是主要營養素數量之間的比例失調,一定程度上質量比數量的影響更重要.如脂肪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前者能降低血膽固醇,但過多則促使脂質過氧化,破壞細胞膜,而后者能升高血膽固醇,故認為兩者的比值以1:2為宜,現推薦的最佳比例為P:M:S=1:1:1.蛋白質中優質蛋白,即含硫氨基酸成分高的動物蛋白,如魚類,家禽,瘦肉等和大豆蛋白低于總蛋白的50%以下,則易發生高血壓病,腦卒中.若飲食為高鈉,低鈣,低鉀,也易發生高血壓和腦卒中.2.影響腦卒中預后康復:因腦卒中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腦功能衰竭,病程中可伴發感染,消化道出血,腎功能障礙;脫水劑,激素等應用,可引起水與電解質紊亂;輕癥患者進食減少,重者禁食,飲食營養攝入明顯低于需要量.因此,腦卒中病人在原有營養失調的基礎上,可能因攝入減少而加重,導致更為嚴重的營養不足.如果沒有足夠的熱能,必需氨基酸,磷脂和維生素等,必然會影響腦卒中的預后和恢復.二,飲食營養治療飲食營養治療的目的是全身營養支持,保護腦功能,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功能的恢復.在飲食營養供給上要求個體化,即根據病人的病情輕重,有無并發癥,能否正常飲食,消化吸收功能,體重,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飲食營養治療方案.在急性期飲食治療是讓病人能度過危急階段,為恢復創造條件.恢復期應提出合理飲食的建議,糾正營養不足或營養失調,促進恢復和防止復發.1.重癥病人的飲食治療:重癥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d之內如有嘔吐,消化道出血者應禁食,從靜脈補充營養.3d后開始鼻飼,為適應消化道吸收功能,開始的幾天內以米湯,蔗糖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在已經耐受的情況下,給予混合奶,以增加熱能,蛋白質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湯,蔗糖,雞蛋,少量植物油.對昏迷時間較長,又有并發癥者,應供給高熱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證每天能有蛋白質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物300g,總熱能10.46MJ(2500kcal),總液體量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飼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氣管內.必要時可選用勻漿飲食或要素飲食.2.一般病人飲食治療:熱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給,體重超重者適當減少.蛋白質按L5~2.0g/kg,其中動物蛋白質不低于20g/d,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質高的魚類,家禽,瘦肉等,豆類每天不少于30g.脂肪不超過總熱能的30%,膽固醇應低于300mg/d.應盡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動物油脂,以及動物的內臟等.超重者脂肪應占總熱能的20%以下,膽固醇限制在200mg以內.碳水化物以谷類為主,總熱能不低于55%,要粗細搭配,多樣化.限制食鹽的攝入,每天在6g以內,如使用脫水劑,或是利尿劑可適當增加.為了保證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每天應供給新鮮蔬菜400g以上.進餐制度應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應清淡易消化.
2016-01-21 01: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