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腦垂體瘤的疑問
我在醫院做CT診斷是腦垂體瘤,但做核磁共振說不確定,讓定期檢查。請問,我該怎么辦補充問題1:(2009-09-1220:55:32)我是體檢檢查出腦垂體瘤,但做核磁共振說不像,但要定期檢查,我想問一下,核磁共振是不是比CT看的更準確一些,做CT說是有個陰影,但各項檢查都正常,醫生讓我定期檢查有必要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腦垂體瘤? 應該是出現相關癥狀后引起重視,比如做一個CT檢查一下,然后經過更詳細的核磁共振檢查,就可以明確。一般來說內分泌明顯改變后經過治療無效的,或者是出現了頭疼、視力障礙、內分泌任何一種都應該考慮到,如果同時出現就應該及時去檢查。垂體瘤一般多發于20-40歲的女性,因為女性一生中激素變化比較多,波動大。 1.內分泌學檢查:應用內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直接測定腦垂體的生長激素、催乳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濾泡刺激素、黃體生成激素等,對垂體腺瘤的早期診斷有很大幫助。 2.放射學檢查 (1)蝶鞍像:為基本檢查之一。在垂體瘤很小時蝶鞍可以沒有變化,由于腫瘤日漸長大,可致蝶鞍擴大、骨質破壞,鞍背侵蝕等。 (2)CT掃描:采用靜脈注射造影劑增強后,可顯示出5mm大小的垂體腺瘤。更小的腫瘤顯示仍有困難。
2016-01-21 01: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垂體瘤? 垂體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組來自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及胚胎期顱咽管囊殘余鱗狀上皮細胞發生的腫瘤。臨床上有明顯癥狀的垂體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12%,無癥狀性垂體腫瘤在尸解時被發現者較多。本病可于起病后不同時期內被發現,有輕重不等的臨床表現,大多數為無癥狀性。日益增大的瘤體壓迫可引起頭痛、視野缺損、甲狀腺或。腎上腺功能減退等綜合征,在出現這些癥狀以前就有性功能減退癥狀而就醫。第二性征的退化是本病的晚期表現,而睪丸萎縮則出現較早。國內報道老年人垂體瘤發病率存2%~12%之間,以60歲左右最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