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曾抗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乳糖酸對痘印可能有一定作用,其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痘印類型、膚質、使用方法、使用頻率、個體差異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10-25 07:23
1.痘印類型:紅色痘印可能效果較好,黑色痘印相對較差。
2.膚質:干性皮膚可能較敏感,油性皮膚可能更耐受。
3.使用方法:正確涂抹,避免過度刺激。
4.使用頻率:不宜過于頻繁,以防損傷皮膚。
5.個體差異:每個人對乳糖酸的反應不同。
總體而言,乳糖酸對部分痘印可能有改善作用,但效果因人而異。使用時需注意觀察皮膚反應,如有不適及時停用并就醫。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宮頸糜爛的類型(1)假性糜爛:糜爛的病理學概念是指“表面上皮的脫落”,而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宮頸糜爛,多為宮頸外口周圍的紅色區域。陰道鏡檢查時,在紅色區表面涂以3%醋酸后,可見到紅色區域局部呈“葡萄串”改變,此乃柱狀上皮水腫引起。如對該處行活體組織檢查,顯微鏡下可見到表面被覆柱狀上皮。因此,如嚴格按照糜爛的病理學定義,此處并不屬于糜爛,故有人建議稱為假性糜爛。臨床工作中所見到的宮頸糜爛,多屬此種。(2)真性糜爛:由于宮頸表面經常有較多的粘液或膿性分泌物覆蓋,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浸漬宮頸外口周圍的鱗狀上皮,再加上宮頸深層組織的炎性浸潤,使覆在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形成潰瘍,這就是真性糜爛。但這一糜爛面很快就被其周圍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形成表面呈顆粒狀、有一定光澤的紅色區域,即假性糜爛。我們日常工作中所發現的宮頸糜爛,多屬于假性糜爛,而真性糜爛只是這一病變過程中的一個短暫階段,其轉歸將是表面被柱狀上皮覆蓋而成為假性糜爛。根據病變程度的不同,宮頸糜爛的外表特征也有很大差異。臨床工作中常將宮頸表面柱狀上皮生長緩慢,僅為較正常的單層柱狀上皮覆蓋,外觀平坦,表面潮紅、光滑的這一類型稱為單純型糜爛。如柱狀上皮生長速度快,并向間質生長,形成腺體增生、擴張,肉眼觀表面呈細小顆粒狀,稱為顆粒狀糜爛,或濾泡型糜爛。如間質增生明顯,宮頸表面形成許多小的突起或溝回,肉眼觀表面高低不平,此種類型糜爛稱為乳頭狀糜爛。以上的分類方法是根據糜爛的病理學概念進行的。前已述及,宮頸糜爛的原因很多,除與創傷造成宮頸粘膜撕裂、繼發細菌感染導致上皮脫落形成糜爛有關外,還與體內內分泌的改變有關,因此又有人將這種類型的糜爛分為先天性糜爛和后天性糜爛。(3)先天性糜爛:在胎兒發育期,除陰道上皮外,其它生殖道上皮皆起源于體腔上皮。當胚胎發育至第3或第4個月時,子宮頸管內的圓柱狀上皮和宮頸陰道部表面的鱗狀上皮已經可以明顯地區分,此時兩型上皮的交界處不是在宮口,而是位于子宮頸管內。當胚胎發育至第6--7個月時,宮頸的柱狀上皮已具備了分泌功能。在妊娠晚期,這些柱狀上皮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宮頸粘膜柱狀上皮增生,開始向宮頸口外方生長,并超越了宮頸外口,因此在新生女嬰約有1/3宮頸外觀類似成人的宮頸糜爛。由于此時并不存在裂傷、感染等形成宮頸糜爛的因素,故把這種糜爛稱為先天性糜爛出生后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影響逐漸消退,新生女嬰的這種糜爛也自行消退。4)后天性糜爛:后天性糜爛是和先天性糜爛相對而言,多發生在卵巢功能旺盛的生育年齡婦女,宮頸管柱狀上皮受卵巢產生的雌激素影響而出現過度增生,超過宮頸外口,從而使宮頸外口呈糜爛狀。此種糜爛的外觀與炎癥引起的糜爛無異,只是引起糜爛的原因不同而已。這種糜爛多見于妊娠期,產后大部分都能自行消退。由于病因不同,其臨床表現多少有一些差異。此類患者的白帶也會增多,但白帶的性質為清亮粘液狀,緊緊貼附于宮頸表面,不易擦掉。病理檢查時柱狀上皮細胞下沒有炎癥細胞浸潤,而有腺體和間質增生。說明這種糜爛可能和內分泌改變有一定聯系,而和炎癥似無直接關系。當然在糜爛的基礎上很容易繼發炎癥感染,但這種炎癥表現只是結果,而不是糜爛的原因
2016-01-21 06: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概述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部分或完全被柱狀上皮取代后,肉眼或陰道鏡下見到顆粒狀的紅色區,稱宮頸糜爛。它的本質是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在較高雌激素水平刺激下,過度增生而外延到宮頸外。如果沒有并發感染,又無異常細胞和血管增生,應屬于生理范疇。還有一個有力的旁證為:老年婦女和青春前女孩沒有這種現象,原因就是雌激素水平較低,而育齡婦女8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宮頸糜爛。有些醫院為了經濟效益,將這種生理現象當作病理現象處理,更有甚者說會“癌變”,誤導人們過度治療,實屬不道德。主要癥狀就是陰道分泌物增多。平時總要墊護墊,性交時過于滑潤,摩擦力小而已。分級依據宮頸糜爛紅色區所占宮頸的比例可分三度。輕度糜爛:系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1/3以內;中度糜爛:系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以內;重度糜爛:系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診斷主要是窺器撐開陰道后肉眼觀察和陰道鏡檢查拍照,如懷疑有異常細胞增生可以配合TCT檢查。治療根據分度和有無生育要求選擇方法:如果你以后還想生育,千萬別接受物理治療(電熨,激光,冷凍等)因為治療后會留下永久瘢痕,可能導致分泌腺閉鎖,使宮頸黏液發生改變而不孕;或造成分娩時宮頸擴張障礙。如果臨床癥狀不明顯,可以不予治療,等分娩后再考慮。如果臨床癥狀明顯,陰道鏡下發現異常血管和細胞,可在宮頸糜爛面用三氯乙酸上藥,每周一次(醫生才能做),一般1-4次即好。如果你以后不想生育了,臨床癥狀明顯,重度糜爛,或有異常細胞和血管增生,就可以用電熨,激光,冷凍等物理治療了。注意1、不論口服或自己陰道局部藥物治療,均沒有作用,而且會導致很多副作用,因為本質是雌激素水平影響。2、如果陰道細菌學檢查發現、并發感染者就屬于慢性宮頸炎或陰道炎范疇了,需要根據不同菌種選用不同抗生素治療了(見陰道炎治療)。所以,宮頸糜爛與宮頸炎或慢性宮頸炎不能劃等號。
2016-01-21 02: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宮頸糜爛的類型(1)假性糜爛:糜爛的病理學概念是指“表面上皮的脫落”,而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宮頸糜爛,多為宮頸外口周圍的紅色區域。陰道鏡檢查時,在紅色區表面涂以3%醋酸后,可見到紅色區域局部呈“葡萄串”改變,此乃柱狀上皮水腫引起。如對該處行活體組織檢查,顯微鏡下可見到表面被覆柱狀上皮。因此,如嚴格按照糜爛的病理學定義,此處并不屬于糜爛,故有人建議稱為假性糜爛。臨床工作中所見到的宮頸糜爛,多屬此種。(2)真性糜爛:由于宮頸表面經常有較多的粘液或膿性分泌物覆蓋,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浸漬宮頸外口周圍的鱗狀上皮,再加上宮頸深層組織的炎性浸潤,使覆在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形成潰瘍,這就是真性糜爛。但這一糜爛面很快就被其周圍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形成表面呈顆粒狀、有一定光澤的紅色區域,即假性糜爛。我們日常工作中所發現的宮頸糜爛,多屬于假性糜爛,而真性糜爛只是這一病變過程中的一個短暫階段,其轉歸將是表面被柱狀上皮覆蓋而成為假性糜爛。根據病變程度的不同,宮頸糜爛的外表特征也有很大差異。臨床工作中常將宮頸表面柱狀上皮生長緩慢,僅為較正常的單層柱狀上皮覆蓋,外觀平坦,表面潮紅、光滑的這一類型稱為單純型糜爛。如柱狀上皮生長速度快,并向間質生長,形成腺體增生、擴張,肉眼觀表面呈細小顆粒狀,稱為顆粒狀糜爛,或濾泡型糜爛。如間質增生明顯,宮頸表面形成許多小的突起或溝回,肉眼觀表面高低不平,此種類型糜爛稱為乳頭狀糜爛。以上的分類方法是根據糜爛的病理學概念進行的。前已述及,宮頸糜爛的原因很多,除與創傷造成宮頸粘膜撕裂、繼發細菌感染導致上皮脫落形成糜爛有關外,還與體內內分泌的改變有關,因此又有人將這種類型的糜爛分為先天性糜爛和后天性糜爛。(3)先天性糜爛:在胎兒發育期,除陰道上皮外,其它生殖道上皮皆起源于體腔上皮。當胚胎發育至第3或第4個月時,子宮頸管內的圓柱狀上皮和宮頸陰道部表面的鱗狀上皮已經可以明顯地區分,此時兩型上皮的交界處不是在宮口,而是位于子宮頸管內。當胚胎發育至第6--7個月時,宮頸的柱狀上皮已具備了分泌功能。在妊娠晚期,這些柱狀上皮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宮頸粘膜柱狀上皮增生,開始向宮頸口外方生長,并超越了宮頸外口,因此在新生女嬰約有1/3宮頸外觀類似成人的宮頸糜爛。由于此時并不存在裂傷、感染等形成宮頸糜爛的因素,故把這種糜爛稱為先天性糜爛出生后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影響逐漸消退,新生女嬰的這種糜爛也自行消退。4)后天性糜爛:后天性糜爛是和先天性糜爛相對而言,多發生在卵巢功能旺盛的生育年齡婦女,宮頸管柱狀上皮受卵巢產生的雌激素影響而出現過度增生,超過宮頸外口,從而使宮頸外口呈糜爛狀。此種糜爛的外觀與炎癥引起的糜爛無異,只是引起糜爛的原因不同而已。這種糜爛多見于妊娠期,產后大部分都能自行消退。由于病因不同,其臨床表現多少有一些差異。此類患者的白帶也會增多,但白帶的性質為清亮粘液狀,緊緊貼附于宮頸表面,不易擦掉。病理檢查時柱狀上皮細胞下沒有炎癥細胞浸潤,而有腺體和間質增生。說明這種糜爛可能和內分泌改變有一定聯系,而和炎癥似無直接關系。當然在糜爛的基礎上很容易繼發炎癥感染,但這種炎癥表現只是結果,而不是糜爛的原因
2016-01-20 20: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宮頸糜爛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約50已婚婦女患過此病。正常情況下,宮頸具有多種防御功能,是阻止病原菌進入生殖道的重要防線,但在以下幾種情況時這個防線易受到破壞。 1、分娩、流產及其他的宮腔操作時造成宮頸細胞出現小的損傷,形成小的創面,如果沒能及時愈合,受到病原菌的侵襲,造成創面擴大,這是宮頸糜爛最常見的成因,也是此病在已婚婦女中發病率高的原因。 2、宮內節育器的尾絲對于宮頸刺激是很多放置宮內節育器的婦女容易出現宮頸糜爛的一個原因。如果宮頸有小的創面,性生活時與尾絲的摩擦,增加大創面,也是糜爛的一個成因。 3、個體激素水平的差異是宮頸糜爛的根本原因。特別是對于妊娠期和服口服避孕藥的婦女,容易造成宮頸糜爛的發生。4、宮頸感染沒有及時治療,形成慢性炎癥而來。宮頸糜爛的癥狀:白帶增多,粘稠或膿性,有時帶血。
2016-01-20 17: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晚上睡覺前,擦上厚厚的一層乳霜(比較固態的,比較營養的那種,不是乳液),然后戴上一般的白色棉質手套(便宜的就好),每天這樣做,到早上再沖掉。平時呢就盡量不要沾水,洗完手也要記得擦干,并且擦上乳液。如上述這樣做仍是無效的話,建議你找皮膚科醫生就診。
2016-01-20 14: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又稱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稱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癥狀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表現。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一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1: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于兒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