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有哪些
家里大姨膝關節一直不好,但是平時的活動影響也不是很大,最近天冷了,膝關節處明顯出現疼痛,活動也不是很利索了,下雪下雨時會有明顯的疼痛感,有的人說這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1.受累關節晨僵、疼痛、壓痛、腫脹及 活動受限,初呈游走性,以后固定。由單個至多個關節受累。且呈對稱性。手足小關節先受累,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腕關節受累多見。最多見的畸形有近端指間關節梭形腫大、爪形手、手指“天鵝頸”畸形、尺側偏斜、掌指關節半脫位及腕關節固定等。 2.關節周圍可發生腱鞘炎、滑囊炎、肌萎縮等。 3.皮下結節,多見于關節突起部及經常受壓處,質韌如橡皮,無明顯壓痛,存在時間較長。 4.血管炎。 5.慢性纖維性肺炎。 6.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 7.結節性肺病。 8.類風濕性塵肺。 9.胸膜炎。 10.心臟類風濕性肉芽腫。 11.局源性心肌炎。 12.冠狀動脈炎。 13.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 14.類風濕性心包炎。 15.其他:肌炎、周圍神經炎、鞏膜炎等
2016-06-22 14:5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本病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初發時起的緩慢,患者先有幾周到幾個月的疲倦乏力、體重減輕、胃納不佳、低熱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驅癥狀。隨后發生某一關節疼痛、僵硬,以后關節腫大日漸疼痛。開始時可能一、二個關節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發展為對稱性多關節炎,關節的受累常從四肢遠端的小關節開始,以后再累及其它關節。
2016-01-21 16: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常見病之一,是一種病因未明,以關節炎癥為主的慢性反復發作的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導致殘疾.病變主要在關節滑膜,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皮膚,血管,腎等組織器官.少部分病人發病后有自發緩解趨勢.多數病人病情反復,時輕時重.另有少部分病人病情呈持續加劇,罕有靜止.該病的發展規律可概括為:關節腫脹此消彼起;關節疼痛此重彼輕;關節炎癥此燃彼伏,纏綿歲月;若不能控制或治愈,終鈄導致殘廢.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見于任何年齡的人.最小的發病年齡見于6周的嬰兒,最大的發病年齡為70歲.發病率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但發病的高峰年齡在20~40歲,而女性病人則在40~60歲.16歲以前的發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成年發病的類風溫性關節炎,在起病方式和臨床表現上有所不同,故對前者稱為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
2016-01-20 18: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癥性疾病,目前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早起發病往往有全身癥狀,如發熱、疲勞、飲食不振、周身不適等,晚期病人主要為關節脫位、半脫位、畸形改變、活動嚴重障礙,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目前西藥是不太好治療的,一般采用中醫四聯修復調控療法來解決比較好,建議到專業的醫院咨詢,并且加以治療。
2016-01-20 18: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關節炎的癥狀(1)關節疼痛與壓痛絕大多數患者是以關節腫脹開始發病的。腫脹是由于關節腔內滲出液增多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癥改變而致,表現為關節周圍均勻性腫大,手指近端指關節的梭形腫脹是類風濕患者的典型癥狀之一。關節疼痛的輕重通常與其腫脹的程度相平行,關節腫脹愈明顯,疼痛愈重,甚至劇烈疼痛。(2)關節腫脹凡受累的關節均可出現腫脹,關節腫脹提示炎癥較重。典型的表現為關節周圍均勻性腫大,例如近端指間關節的梭形腫脹。關節腫脹在四肢小關節最易檢查出來,而肩髖等大關節腫脹卻不易發現。(3)晨僵95%以上的患者有關節晨僵。晨僵是指病變關節在夜間靜止不動后,,晨起時出現較長時間的受累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晨僵常是關節受累的第一個癥狀,大多出現在關節疼痛之前,病情嚴重時全身關節均可出現僵硬感。起床后經活動或溫暖后晨僵癥狀可減輕或消失。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發冷和麻木感。(4)關節摩擦音類風濕性關節炎癥期,運動關節時檢查者的手常可感到細小的捻發音或有握雪感,以肘、膝關節為典型,此表明關節存在炎癥。有的關節炎癥消退后,活動關節可以聽到或觸到嘎嗒聲響,這在指和膝關節、髖關節最明顯,可能是類風濕伴有骨質增生所致。廣義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癥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較好的藥是“鎮骨驅風貼”,運用一系列具有補益功效、扶正固本的中藥材通過中藥歸經理論可實現調理機體陰陽平衡、調養肝腎功能等效果,補益機體正氣,改善體質,因而從根本上解除病機。
2016-01-20 16: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非化膿性炎癥為主的人身性疾病,常伴關節外病癥狀,故稱類風濕病.關節腔滑膜炎癥,滲液,細胞增殖,肉芽腫形成,軟骨及骨組織破壞,最后關節強直及功能障礙.多侵犯小關節,如手,足及腕關節等,常為對稱性,呈慢性經過,可有暫時性緩解,由于多系統損害,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體,故認為本病是自身性疾病.發病年齡多在20~40歲.女性多于男性.目前病因不明,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常用的有理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不太容易根治.
2016-01-20 16: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關節炎是怎么引起的? -
Q: 關節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
Q: 關節炎患者要怎么飲食? -
Q: 關節炎要怎么根治? -
Q: 有關節炎的人是否需要避水? -
Q: 左膝關節痛無法上下樓梯如何用藥治療 -
Q: 患類風濕關節炎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幾年前沒坐好月子現關節痛咋回事? -
Q: 智齒發炎引發顳下頜關節炎如何處理? -
Q: 幾年前沒坐好月子常關節痛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