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去醫院五官科就診,確診病情對癥治療
2016-01-21 22: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性存在,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在治療耳鳴的方法原則上分為兩大類: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除發現有外科病變,必須進行手術治療外,一般都采取保守治療如心理治療,掩蔽,藥物,松弛療法等.避免在強噪聲環境下長時間逗留或過多地接觸噪聲.避免或謹慎地使用耳毒性藥物,少吸煙,少飲酒,生活作息有規律,睡眠不宜過長一般7—8小時,祝好!
2016-01-21 21: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突發性耳聾又稱特發性暴聾,是指聽力突然減退,1~2日即可達到耳聾最高峰乃至全聾.大多數為單耳發病,多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引起的一種感覺神經性耳聾.少部分病人伴有頭暈.臨床表現1.耳聾:聽力突然明顯減退(多為單側耳),大部分病人伴有耳鳴,部分病人有耳內發悶,脹滿及阻塞感.2.發病原因:多數病人無明顯發病原因,不少是發生在睡眠當中,于起床時自感耳鳴,耳聾.一些病人有較明顯的勞累,情緒過于激動,精神緊張及感冒病史,這些可能與發病有一定關系.3.眩暈:有一少部分病人有耳聾同時伴有眩暈,自覺有旋轉感,常伴惡心,嘔吐,多于發病一周左右眩暈減輕,耳鳴,耳聾無好轉,伴有眩暈者聽力損失多較重,也不容易恢復.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病人,如果聽力下降不太明顯,癥狀比較輕微的,可以在醫生檢在后,經醫生同意,在家治療;如若癥狀顯著,耳聾嚴重,甚至伴有眩暈者,則需盡早住院治療.1.西醫藥治療:多采用靜脈給藥結合肌肉注射的療法,也可選用血管擴張劑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脈點滴,同時配合維生素B1,B2肌肉注射.或配以中藥針劑,如川芎嗪,復方丹參注射液,當歸注液等,滴注.2.中醫藥治療(1)中醫認為突發性耳聾多為氣滯血淤,耳部經絡被淤血所阻塞,清陽之氣不能上達于耳竅,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減退,從而發生了耳鳴,耳聾等表現.治法:活血祛淤,通絡開竅.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恕⑤牌?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暈加菊花10克,雙勾藤10克,夏枯草6克.體質虛弱者加黨參10克,炙黃芪10克.情緒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靈磁石30克.(2)針灸治療或做體外反搏治療均有輔助作用.預防與調養1.突發性耳聾的病人應在家安心靜養,尤應避免接觸噪聲或過大的聲音.保持家庭環境整潔,病人心情舒暢,才有利于疾病恢復.2.預防感冒,有一部分突發性耳聾的病人可能與感冒有間接關系,故預防感冒則可減少一個發病因素.3.注意勿過度勞累,做到起居有時,飲食定量.本病多發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應注意這一點.4.情緒穩定,忌暴怒狂喜,因為這些均可使人體內神經體液調節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環障礙,發生耳聾.以上是對“突發耳鳴耳聾”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21 15: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耳鳴和其他疾病一樣,早期診治有助于病情好轉和康復.因為耳鳴常先于其他癥狀之前,這無疑是一種"警報",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耳毒性往往先出現耳鳴,繼而聽力減退,當發生耳鳴時應立即停藥;貧血,高血壓的病人出現耳鳴或耳鳴加重,表明病情在進一步惡化,應引起警惕;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工作者,出現耳鳴,則應考慮調換工作環境.有些耳鳴早期明確病因,如盯聹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即可采取相應治療措施,耳鳴也會隨之消失.但約有40%病人的耳鳴找不到明顯的病因.醫生稱為不明原因性耳鳴.祝好
2016-01-21 13: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耳鳴可隨聽力恢復而減弱或消失.也有耳鳴先消失,聽力隨之恢復或持續到聽力恢復以后.耳鳴程度較重,熟睡時發病者有時可因此而驚醒.突發性耳鳴雖有一定的自愈率,但不應消極等待,必須視為耳科急癥住院治療.住院后應進行全面的聽力檢查,耳神經學檢查和有關的內科檢查.突發性耳鳴強調早期治療,如病程超過2周者,治療效果較差.在盡可能明確病因的基礎上選擇一種針對性鳴強的治療較為有效.
2016-01-21 01: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