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歲未婚女性月經間期出血伴內膜增厚如何治療
醫生, 您好,我27歲未婚無育史,從03年以來每次月經結束后第四天開始有少量出血,持續四到五天,我的月經周期為28天到30天,每次月經7天,比較規則,月經期間頭三天量多,后四天量很少.04年去醫院檢查彩B超,子宮內膜增厚,最厚時達到2厘米,其它未見異常。曾服用安宮藥片,每月連續服用五天每天一次五片,服用了三個月,出血在短期內有好轉,但內膜仍增厚.這次的兩次月經中期出血量忽然有所增加,持續時間也長了一些.我非常擔心,去醫院檢查也無結果.請指導治療,不甚感激!我曾做過激素水平測驗,如下:雌二醇(E2)50.941pg/ml孕酮(P)0.389ng/ml垂體泌乳素(hPRL)13.316ng/ml促黃體生成激素(LH)10.050mIU/ml促濾泡成熟激素(hFSH)4.983mIU/ml睪酮(T)31.467ng/dl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齊 主任醫師
北京宣武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27 歲未婚未育女性,月經周期規律,經期 7 天,月經結束后第四天少量出血,子宮內膜增厚。激素水平測驗結果已出,治療效果不佳。以下為相關分析,包括疾病原理、治療方法等。 1. 疾病原理:月經間期出血可能與激素波動、子宮內膜炎癥、息肉等有關。內膜增厚可能是長期雌激素刺激、無孕激素拮抗等導致。 2. 激素影響:體內激素失衡,如雌激素相對過高或孕激素不足,會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脫落和修復,導致出血和增厚。 3. 炎癥因素:生殖系統炎癥可能干擾子宮內膜的正常代謝,引發異常出血和內膜變化。 4. 息肉問題:子宮內膜息肉可引起月經間期出血,同時也可能導致內膜增厚。 5. 其他可能:生活方式、精神壓力等也可能對月經產生影響。 6. 治療方法:可使用孕激素類藥物,如地屈孕酮片、黃體酮膠囊等,調整激素水平,促進內膜脫落。若存在炎癥,需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片、頭孢呋辛酯片等抗感染。對于息肉,必要時可行宮腔鏡手術切除。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減輕壓力。 總之,月經間期出血伴內膜增厚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明確病因,遵醫囑治療。
2025-03-24 22: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子宮內膜是覆蓋子宮腔的黏膜,它是人體中分化能力最強的組織之一。在兒童期子宮內膜緩慢地發育生長,直到月經初潮前期,雌激素對宮內膜腺體間質才有明顯的作用。 月經是女性性功能開始成熟的標記,在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也發生著周期性的變化,正常情況下,每一個月經周期排一次卵,如果沒有受孕,則出現月經,進入新的周期,如果卵子受精妊娠后,子宮內膜將發生蛻膜變。月經的周期主要靠卵巢的激素來調節,如果卵巢激素紊亂,也必將引起月經的紊亂,子宮內膜也有相應的形態改變。在臨床表現上為閉經或“功血”。其中以“功血”常見。 引起“功血”的原因很多,并且在不同的年齡段引起的主要原因也有一定差別。其中子宮內膜增殖癥是十分常見的。 子宮內膜增殖癥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所致。臨床表現為不規則的多量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可以在長時間閉經后出現持續的出血,臨床上可能疑為流產,也可表現為周期縮短、經期延長,出血時間可達1個月。 病理檢查子宮內膜增殖的程度與出血的嚴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表現為子宮內膜增厚,厚度3~12毫米不等,有的病例甚至達20毫米。宮內膜呈灰白色或淡黃色,表面平坦或呈息肉狀突起,可伴有水腫,切面有時可見擴張的腺體形成的囊隙。 顯微鏡下見腺體和間質的增生程度超過了正常增生期的范圍,腺體分布不均勻,可有腺體擴張、囊腔形成,有時腺體密集,結構復雜,層次增多,可出現“背靠背”等現象。上皮細胞增生明顯時還可出現異型性。間質中可出現泡沫細胞。此外,子宮內膜還可以出現化生:如鱗狀上皮化生、纖毛上皮化生、表面乳頭狀合體細胞化生、嗜酸細胞化生、黏液性化生、透明細胞化生、“鞋釘”細胞化生。子宮內膜間質中還可出現軟骨、骨、脂肪、平滑肌、神經膠質、皮膚和腎組織等。總之,子宮內膜的變化繁多,因此,出現錯誤診斷的機會也增多。 目前,對子宮內膜增殖癥的診斷標準尚不一致,同一病理,可能出現不同的診斷意見,給臨床病人的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2016-01-21 20: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ange2006,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宮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宮血),中醫稱之為崩漏,是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漓不盡。如來勢急,出血量多,稱為“崩”;如來勢緩,出血量少,而持續時間長,稱為“漏”。 本病是婦產科常見病,其特點是月經的周期、經量發生嚴重紊亂。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故經血從胞宮非時妄行。臨床上大體分為血熱型、血虛型、脾虛型、血淤型、肝腎陽虛型等五型,辨證施治可收到良好效果。 1)血熱型患者表現為出血量多,色鮮紅,有小血塊,時多時少,淋漓不斷,伴有頭痛、口苦、煩躁易怒、唇紅面赤、小便灼熱、大便干燥、舌紅苔黃和脈滑數。食療方可用玉米須燉瘦肉:取玉米須30克,瘦肉120克,精鹽適量,味精少許,將瘦肉切塊,與玉米須一起放入陶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加蓋清蒸至肉熟,加精鹽、味精,趁熱服用,每日1次。 2)血虛型患者表現為經量過多或淋漓不凈,色淡無塊,頭暈心悸,面色蒼白或萎黃,少氣懶言,乏力消瘦,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重按無力。食療方可用烏賊骨燉雞:取烏賊骨30克,當歸30克,雞肉100克,精鹽,味精適量,把雞肉切丁,當歸切片,烏賊骨打碎,裝入陶罐內加清水500毫升,精鹽適量,上蒸籠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見效。 3)脾虛型患者表現為經血非時而至,崩中繼而淋漓,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面色蒼白,飲食不佳,舌質淡,苔薄白,脈弱。食療方可用荔枝干燉蓮子:取荔枝干20粒,蓮子60克,將荔枝干去殼和核,蓮子去心,洗凈后放在陶瓷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用中火蒸熟即可服用,一般3--7次見效。 4)血淤型患者表現為經血非時而下,時下時上,或淋漓不凈,或停閉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繼而淋漓不斷,色紫黑有血塊,小腹疼痛,舌質紫暗,苔薄白,脈澀。食療方可用益母草50--60克,香附15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去藥渣,吃蛋飲湯,每日1次,連服食4--5日。 5)肝腎陽虛型患者表現經期提前,經量不多,出血時間延長,經血或淡或暗,伴頭暈耳鳴,頭昏眼花,失眠多夢,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食療可用木耳藕節燉瘦肉:取木耳15克,藕節30克,冰糖15克,瘦豬肉100克,同入沙鍋內,加水燉熟后服食,每日1劑,分2次服完,連服5--7日。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1-21 13: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屬于子宮功能性出血,淤血所致的子宮內膜增厚,形成子宮增大,應該進行刮宮治療,以后可以吃中藥調理,祝你早日康復.
2016-01-21 10: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