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 1.氨基水楊酸制劑 (1)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5-氨基水楊酸(5一ASA)的磺胺吡啶(SP)以偶氮鍵相連的化合物,是最早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之一。有臨床應用肯定了SASP的治療效果。研究表明,SASP適用于UC活動期,尤其對輕、中型病人效果較好。 (2)5一氨基水楊酸(5一ASA):5一ASA是SASP的活性部分,而SP與SASP的毒副作用有關,故用此藥灌腸有部分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和內鏡改善,而SP則無效,口服制劑的常用劑量為每日2~3g。現已有5一ASA栓劑,使用方便,可有效預防復發,且無明顯副作用。機理是抑制脂氧合酶使白三烯水平降低,同時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等。 (3)4一氨基水楊酸(4-ASA):一般用于潰瘍性結腸炎遠段結腸、直腸病變,作保留灌腸和安慰劑對照效果顯著,未見副作用。另外動物實驗資料提示。4-ASA的抗炎作用優于5-ASA,在臨床上值得更多試用。患者每晚睡前服用,連用4周,結果治療后顯示這些患者的病情均有明顯好轉。因此,作者認為4-ASA灌腸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好,既便宜又無副作用。 2.糖皮質激素 已公認對急性發作期有較好療效。基本作用機制為非特異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應。適用于對氮基水楊酸制劑療效不佳的輕、中型患者,特別適用于重型活動期患者及暴發型患者。一般給予潑尼松口服40mg/d重癥患者先予較大劑量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7~14天后改為潑尼松口服,病情緩解后逐漸減量至停藥。注意減藥速度不要太快以防反跳,減量期間加用氨基水楊酸制劑逐漸接替激素治療。 病變局限在直腸、乙狀結腸患者,可用琥珀酸鈉氫化可的松(不能用氫化可的松醇溶制劑)、潑尼松龍或地塞米松加生理鹽水,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病情好轉后改為每周2-3次,療程1~3個月。近年國外已推出多種新型激素灌腸劑或栓劑,這類制劑使用較方便。 3.免疫抑制劑 常用硫唑嘌呤或6一巰基嘌呤。本類藥物的療效尚未確定。可減輕結腸黏膜炎癥,適用于慢性持續或反復發作的病例,特別是對磺胺、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無效的患者,分3次口服,療程約1月,可使病情持續緩解,但停藥后多有復發,且有骨髓抑制、影響細胞免疫、造成嚴重感染及白細胞減少等副作用,故特別需要慎用。色甘酸鈉,每日4次,空腹服用,對緩解腸炎癥狀有幫助。 4.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 ACTH是維持腎上腺正常功能的重要激素。ACTH與腎上腺細胞膜上受體結合,通過G蛋白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促使細胞合成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與糖皮質激素基本相同。少數患者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主要適用于暴發型和嚴重發作期而應用皮質激素無效的患者。 4.其他藥物 (1)甲硝唑: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內厭氧菌繁殖時,常使癥狀加劇,甲硝唑可抑制腸內厭氧菌,尚影響白細胞趨化性及某些免疫抑制,使潰瘍性結腸炎癥狀改善。但有時出現胃腸反應。 (2)抗生素:抗生素在磺胺藥腸過敏時可考慮使用氨芐青霉素口服;頭孢氨芐每日口服。但這些藥物不能長期使用。有繼發感染者可用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素及先鋒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3)人體免疫球蛋白:蘇聯學者發現該藥對直腸黏膜的再生過程有良好作用,同時對腸道菌群失調有調整作用。隔日1次,3次一療程,不用其他藥物。經7~10天治療結果有效,其中對左半側結腸炎、直腸炎和中輕型患者療效更佳。治療過程中未發現任何副作用。
2016-01-22 17: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癥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可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2016-01-22 16: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病情分析:您好:一般潰瘍性結腸炎的話會表現為便血或是粘液狀便,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會有這樣的表現。指導意見:所以上述的情況要排除的話建議你最好是到醫院去做個腸鏡看看。待診斷明確后再作決定是否需要作進一步治療。還有就是平時不要吃酸辣及刺激性食物、禁煙酒、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暢等。醫生詢問:大便會有帶血及待粘液狀的物體嗎?提問人的追問2011-8-2615:50:01大便比較稀但是沒有血也沒有粘液狀請問有可能是什么病?
2016-01-22 08: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便血的原因較多,幾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但常見原因有:①上消化道出血(見嘔血)。②小腸出血,如腸結核、局限性腸炎、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小腸腫瘤、腸套疊等。③結腸出血,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腸癌等。④直腸出血,如直腸癌、直腸損害、痔、肛裂等。⑤其他疾病,如各種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與副傷寒、鉤蟲病、維生素缺乏癥等。
2016-01-22 05: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