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病的癥狀
請問,弓形蟲病的癥狀是怎么樣的啊,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很恐怖啊,我怕我身邊的人有這種癥狀了,所以就想了解一下弓形蟲病的癥狀,求問弓形蟲病的癥狀。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弓形蟲病的癥狀?弓形體病是由龔地弓形體引起的人和動物共患的寄生在細胞內的一種原蟲病。 弓形體病(toxoplasmosis)又稱弓形蟲病,是由龔地弓形體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人和動物共患的寄生在細胞內的一種原蟲病。到目前為止,已證實有45種哺乳動物、70種鳥類和5種冷血動物在自然條件下均可感染本病,其感染率、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人和動物的健康危害性嚴重。水果、蔬菜沾染了有機糞便或接觸被弓形體感染的動物的排泄物可能感染人或其它動物。食物感染為主。感染型弓形體主要存在于貓科動物身上。 犬和其他動物除消化道感染途徑外,還可以通過受損的皮膚,呼吸道、眼以及胎盤等途徑感染。此外,輸血也可傳播弓形體病。 一、臨床癥狀 1.急性型 多見于幼齡犬。體溫升高到40-42℃,稽留3-4天;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可視粘膜蒼白或黃染,眼角附有膿性分泌物;鼻腔流出漿液性分泌物,有咳嗽,呼吸淺而快。常呈腹式呼吸,聽診有濕羅音。患犬嘔吐。便秘或下痢,嚴重者呈現出血性腹瀉,精神高度沉郁,呼吸極度困難,呈現痙攣或麻痹,臥地不起等癥狀。病7-10天后,有的病例視網膜、脈絡膜發炎或耳翼、頸、背、腹下等處皮膚可見見紫紅色斑區或出血點,有的病例體溫開始下降并伴有死亡發生,幼齡患犬死亡率可達35-40%,妊娠母犬可發生早產或流產。 2.慢性型 發病后10-14天,由于弓形體劇烈增殖期已過,病犬機體內產生抗體,可阻止弓形體在各器官組織中生長發育,甚至將弓形體殺滅,體溫恢復正常,食欲逐漸恢復,但生長發育緩慢,有的可成為發育不良,體質瘦弱的個體。由于肌肉、腦、眼球內抗體含量少,不足以殺滅蟲體,所以弓形體可在上述器官內長期存在,從而可導致患犬呈現運動障礙。后軀麻痹、癲癇樣痙攣、斜頸和視力障礙等不同癥狀。 3.隱性型或無癥狀型 多見于成年犬。見不到明顯的癥狀。有的病例只是在慢性期遺留的一些癥狀不易消失。 4、隱性型病例,一旦重復感染或并發其他疫病,也可轉為急性型經過,呈現明顯的癥狀或有致死性的可能。弓形蟲感染可導致多種先天缺陷,如:無腦兒和眼病最為多見。臨床上弓形蟲病多無特異癥狀和體征,極易被誤診、漏診,且目前尚無特異性蟲苗和有效免疫措施來防止弓形蟲感染,為此,應積極開展弓形蟲病的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和對孕婦進行弓形蟲igm監測,這對優生優育具有重要意義。 孕婦感染弓形蟲在孕期4~5月以前者,應考慮治療性人工流產,圍產期受染者應積極藥物治療直至分娩。孕婦采用螺旋霉素治療,服用后,螺旋霉素在胎盤組織中濃度較高,又無致畸作用,副作用少而輕,劑量:成人每日2~4克,對先天性感染不論其有無癥狀,均應治療,采用乙胺嘧啶和黃胺嘧啶,也可用螺旋霉素兒童每日每公斤500~1000mg分4次服用,連服3周后,間隔1~2周,可再服用。祝您健康!
2016-01-23 11: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弓形蟲病的癥狀?孕期婦女妊娠期感染急性弓形蟲病(一般無癥狀)后感染給胎兒,流產和致畸的可能很大。弓形蟲病主要是貓來傳播,不過狗也可以。對于飼養寵物的女性在準備做媽媽之前,應做TORCH檢查。如果TORCH的檢驗報告上顯示已經感染過弓形蟲,可以不用擔心,因為即使感染過弓形蟲,也早就在體內產生了抗體,沒有關系。如果結果顯示正在感染,則暫時不能懷孕。為謹慎起見,除非孕婦血清檢查證明已經有過弓形蟲感染,否則孕婦懷孕期間要避免接觸貓及其糞便。如果出現弓形蟲感染,那么應該按醫囑進行治療,孕婦感染及時治療大約可使胎兒感染機會減少。弓形蟲病的癥狀?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人體多為隱性感染;發病者臨床表現復雜,其癥狀和體征又缺乏特異性,易造成誤診,主要侵犯眼、腦、心、肝、淋巴結等。孕婦受染后,病原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直接影響胎兒發育,致畸嚴重,其危險性較未感染孕婦大10倍、影響優生,成為人類先天性感染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已引起廣泛重視。最好是去做個檢查,但是,懷孕還是可以喂寵物的,不要太過親近就好了。
2016-01-23 06: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流行病學傳染源弓形體病的傳染源為人和動物。婦女在妊期感染弓形體后,弓形體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在輸血或器官移植時,如所供血液或器官中帶有弓形體,也將會傳染給接受者。弓形體感染者或病人對周圍人群并無直接傳染的危險性,因此,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不大。對人起重要作用的傳染源為動物,包括野生動物、家畜和家禽。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很多鳥類都是本病的儲存宿主。家畜家禽中貓、狗、豬、牛、羊、馬、駱駝、兔、雞、鴨、鴿等都可有弓形體感染。此外,一些冷血動物如蛇、蜥蜴、魚等和無脊椎動物如蚯蚓、蜱、螨等也可有弓形體感染或實驗證明可在體內保存弓形體。以上動物中,貓和貓科動物在本病傳播方面有特別重要意義。wallace等(1974)報告新幾內亞不養貓地區,人群的弓形體抗體陽性率很低,在2%以下,而在養貓地區,人群抗體陽性率常在14~34%。有的地區,雖不養貓,但狩獵貓科動物的人群,也可有很高的抗體水平。傳染途徑可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系指胎兒在子宮內從母體獲得感染,后者系指出生后從周圍環境獲得感染。(1)先天性感染妊期婦女感染本病或原有隱性感染在妊期又有活動后,弓形體可由血循到達胎盤,胎兒再通過與胎盤問的血循獲得感染。此外,胎兒還可通過攝入羊水獲得感染。(2)獲得性感染病原體主要通過粘膜侵入人體,也可通過損傷的皮膚侵入人體。吃入的弓形體也是通過腸粘膜感染的。具體的感染方式有:1)消化道感染,吃含有弓形體生肉或被弓形體卵囊污染的水或食物而被感染為獲得性感染的主要途徑。肌肉和臟器中的弓形體包囊抵抗力較大,卵囊的抵抗力更大,二者都能經受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到達小腸,分別釋放出緩殖子和子孢子,通過腸粘膜侵入體內。另外,乳和蛋也曾查出過弓形體的滋養體,因此吃生乳或生蛋也有可能被感染,但滋養體對消化液的抵抗力較低,這樣感染的機會較少。2)接觸感染,貓、狗、豬、兔等與人接觸密切,曾多次從這些動物的支氣管粘液、痰和唾液內查出弓形體。因此,經常玩弄或接觸上述動物時,有被感染可能。3)飛沫傳染,雖然還未見有這樣傳染的人體病例報告,但通過動物實驗已證明可實現氣沫感染,因此還不能完全排除這一可能性。4)其它,通過輸血、器官移植或工作中意外、誤被刺傷接種而感染的病例已有報告。傳染因素本病廣泛分布在寒帶、溫帶和熱帶等地區,但一般在溫暖潮濕地區。人群的感染率較高,而在寒冷干燥地區,人群的感染率則較低。感染率一般隨年齡增長而增高,提示人們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獲得感染的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本病在性別方面的分布一般沒有顯著的差別,而在職業方面的分布則有一定特點。動物飼養人員、獵人、屠宰工人、獸醫和醫務人員等,由于接觸傳染源的機會較多,要比其它職業人容易感染。本病的傳播與生活衛生條件有明顯關系,而與飲食習慣的關系更為密切,有吃生肉習慣的人(如在法國)很易被感染。本病一般為散發性。感染和發病情況世界各地人群中,弓形體的感染相當普遍。據估計全世界約有5億人血清中有抗弓形體抗體,一般說歐洲的感染率較高。3發病機制弓形體侵入機體在局部增殖并侵入局部淋巴結,以后可隨血液或淋巴循環侵入其他器官或組織。病原體在有核細胞內增殖,直至細胞破裂,散出的蟲體再侵入鄰近其它細胞,結果引起組織壞死,形成小壞死灶和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癥反應,后者表現為水腫、單核細胞和少數多核細胞浸潤。這就是本病的基本病變。如弓形體毒力強,數量多,特別宿主免疫力降低時,可發生急性感染,嚴重者可死亡。4病理改變本病的好發部位為中樞神經系統、眼、淋巴結、心、肺、肝和肌肉等。在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可表現為局灶性或彌漫性腦膜腦炎,伴有壞死灶和小神經膠質細胞結節。壞死灶的邊緣,有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鄰近壞死灶,在血管周圍有單核細胞浸潤,偶有血管壁壞死。壞死灶的外周常可查見弓形體。弓形體眼病早期常表現為視網膜單個或多個壞死灶,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浸潤。以后,再繼發脈絡膜病變,多表現為肉芽腫性炎癥。病變損害內可查見弓形體。本病引起的淋巴結炎常表現為上支樣網狀細胞的濾泡樣增生。這些網狀細胞形成不規則小簇,核呈囊狀,胞漿嗜酸,常侵及生發中心。生發中心內有很多細胞進行有絲分裂。還可見有壞死細胞,包膜下和小梁竇局灶性膨脹,伴有單核細胞浸潤。偶可查見弓形體。肌肉被侵及時常顯示灶性壞死。心、肺和肝臟等被侵犯時,在這些部位也將發生灶性或廣泛壞死和炎性反應。病變內可查見病原體,但多需通過動物接種才能發現。先天性弓形體病常表現為播散性感染,最嚴重的損害發生于腦和眼,獲得性弓形體病最常侵犯淋巴結,嚴重播散病例可有多器官侵犯。弓形蟲病的癥狀臨床變現本病的臨床表現很復雜,可有從不顯性感染到急性播散致死的不同表現。人體感染多無癥狀者,但有時可產生嚴重癥狀。先天性弓形體病先天性弓形體病僅見于婦女在妊期感染弓形體或原有弓形體感染于妊期有活動時才出現。至于妊前有慢性弓形體感染或僅血清學試驗陽性者,則很少引起先天性弓形體病。一般認為,母體感染本蟲后不論有無癥狀,約33~40%胎兒將被感染,但也有研究結果表明,這樣妊娠的子女多數不受影響。先天性本病的常見臨床表有:(1)妊娠或生產異常早產、流產或死產。(2)腦積水或小頭畸形弓形體腦病,中腦導水管由于病變被阻塞時,可形成腦積水,出現大頭畸形。腦實質損害阻礙正常發育時,可出現小頭畸形。(3)智力發育障礙由于大腦發育受到損害,病兒出生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不全或障礙。(4)腦膜腦炎可有發熱、興奮不安、惡心嘔吐、驚厥、痙攣、震顫、頸部強直、病理反射等,嚴重者可出現昏睡、昏迷、癱瘓或角弓反張。腦脊液也多有異常改變。(5)腦內鈣化灶呈點狀、斑狀或帶狀,大小不一,多為雙側,以枕部和前囟部為多見。(6)弓形體眼病先天性弓形體眼病多為雙側。典型損害為視網膜脈絡膜炎: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常表現為眼底部單個或多發的黃白色棉球樣斑狀損害。急性期的炎性滲出物可使玻璃體混濁,以致妨礙眼底鏡檢查。當炎癥消退,玻璃體變清時,通過眼底鏡可觀察到眼底單個或多發的灰色小面積損害,伴有輕度水腫和玻璃體反應。嚴重先天性本病,出生后即可發現有明顯弓形體眼病,但在輕感染病例,眼癥狀多在20~30歲成人期出現。病人反復發作眼病,視力逐漸下降甚至失明。先天性弓形體眼病還可表現為斜視、眼肌麻痹、虹膜睫狀體炎、白內障、視神經炎、視神經萎譬和眼組織缺損等。(7)神經和精神癥狀可表現為運動障礙、癲癇、精神異常等。(8)其它還可表現為發熱、皮疹、肺炎、肝脾仲大、黃疸、消化道癥狀等。嚴重的先天性本病可以出現所謂四聯征,即視網膜脈絡膜炎、腦積水、抽搐和腦內鈣化。輕度感染病人,可能只表現為視網膜脈絡膜炎、輕度精神或智力障礙。有時,本病在出生時癥狀并不明顯,以后才逐漸表現出來。獲得性弓形體病病原體多從腸道侵入,首先在腸上皮細咆內增殖并侵入局部淋巴結,以后再分散至其它器官組織。病程早期將出現蟲血癥,一般可持續1~2周。獲得性弓形體病的癥狀比先天性本病更為復雜多樣,常見的臨床表現為:(1)淋巴結腫大為獲得性本病最常見的表現。在一部份病洌,它可能為本病唯一體征。任何部位淋巴結都可被侵犯,但最常見者為深部頸淋巴結,約半數病人可有普遍淋巴結腫大。一部份病人可伴有發熱、疲乏無力和肌肉疫疼,少數病人還可有喉痛、頭痛、皮疹和肝脾腫大。(2)腦膜腦炎可有頭痛、眩暈、抑郁、精神癥狀、知覺和運動障礙、眼球震顫,病理反射和腦脊液改變。有的還合并癲癇。(3)斑疹傷寒樣發熱、皮膚出現斑丘疹。(4)肺炎有咳嗽、胸痛甚至咯血等呼吸系癥狀,肺有病灶。曾不止一次從病人肺組織查見或分離出弓形體。(5)心肌炎可引起心肌纖維壞死和心肌間質細胞浸潤,還可出現心包炎。心電圖可有異常改變。病人心肌可查見或分離到弓形體。(6)眼病獲得性弓形體眼病多侵犯單側,可表現為視網膜炎、葡萄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眼肌麻痹等。(7)肌炎肌肉疼痛無力,局部肌肉壓疼,腫脹或萎縮。可表現為多發性者。(8)胃腸癥狀腹瀉,類似結腸炎。(9)扁桃體炎本病病人常有扁桃體炎,從切除的扁桃體中也曾分離到弓形體。(10)肝炎本病病人的肝臟可受損害,發生間質性或實質性肝炎。肝臟腫大,觸痛和肝功能障礙,有時脾也腫大,但很少發生黃疸。肝組織中也可發現弓形體。一般說,獲得性弓形體病較先天性者為輕,臨床表現以淋巴結腫大和內臟器官癥狀為多見,而先天性本病則以中樞神經和眼癥狀為多見。以上皆為針對弓形蟲病的癥狀這個話題所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同時希望詳情咨詢專業醫生。
2016-01-23 05: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弓形蟲病(toxoplasraosis),又稱弓形體病,它是由一種球蟲,即弓形體所引起的一種寄生原蟲病。本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具有廣泛的自然疫源性,很多哺乳動物和鳥類包括各種家畜和家禽多受其感染,人群中的感染也很普遍。弓形蟲感染(病)是由弓形蟲引起的人獸共患病。通過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途徑感染。人感染后多呈隱性感染,既沒有或很少臨床表現,又不易用常規方法檢獲病原體,在免疫功能低下時,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和全身性播散性感染。先天性感染常致胎兒畸形,且病死率高,是優生學關注的嚴重問題。病原學形態和生活史本病的病原為弓形體屬剛地弓形體,又稱弓形蟲。本蟲為一種球蟲,因它的滋養體呈弓形而得名。弓形體的生活史中可出現五種不同形態,即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滋養體或稱速殖子(tachyzoite),在中間宿主和終末宿主體內都可出現。在急性感染期,滋養體在宿主細胞內很快分裂增殖形成一個蟲體集落,進一步形成假囊。假囊一般為圓形,內含數個至數百個蟲體,周圍有膜包圍,此膜不是由蟲體產生,而由宿主細胞所形成,所以不是真囊。包囊為弓形體在宿主體內的靜止期,也于宿主細胞內形成,多在慢性感染時出現。包囊呈圓或橢圓影,大小直徑5~100u,囊壁由蟲體形成,有彈性,嗜銀染色,內含數百以至數千個蟲體。包囊在中間宿主和終末宿主體內都能出現,多見于腦、肌肉和眼,也可見于肺和肝。弓形體具有雙宿主的生活周期,分兩相發育,即弓形體相。(1)弓形體相家畜、家禽等中間宿主吞食弓形體卵囊、包囊或假囊后,卵囊所散出的子孢子,包囊散出的緩殖子和假囊散出的速殖子即可通過消化道進入宿主體內。以后,蟲體可直接或經過淋巴和血液侵入各種組織。在急性感染期,弓形體以滋養體即速殖子的形式在宿主細胞內形成假囊。假囊內蟲體以內二芽殖方式進行增殖。據電鏡觀察,首先Golgi體在細胞核前分裂為二,然后出現子蟲體的前部細胞膜,以后細胞核變為馬蹄形并分裂為二,最后子蟲體逐漸長大并分為兩個相等的蟲體。如此不斷增殖,被寄生的組織內充滿蟲體,破裂后散出的速殖子再侵入其它細胞,如此反復不已。在慢性感染期,宿主多已產生一定免疫力,弓形體以囊殖子的形式在宿主細胞內形成包囊。包囊內蟲體也以內二芽殖方式進行增殖,但速度較為緩慢。包囊為弓形體在宿主體內的一種最終形式,一般對宿主無明顯損害,可存在數月、數年甚至宿主的終生。(2)等孢子球蟲相終末宿主貓吞食弓形體卵囊、包囊或假囊后,卵囊所散出的子孢子,包囊散出的緩殖子和假囊散出的速殖子可直接侵入小腸粘膜上皮細胞并開始增殖。在貓體,弓形體除在腸粘膜上皮細胞內進行等孢子球蟲相增殖外,一部分弓形體可于其他組織內進行弓形體相增殖,形成包囊和假囊。生物學特性弓形體無運動器,但能活動。滋養體對溫度較敏感,50℃15分鐘后迅速死亡,—20℃1.5小時后也喪失感染力;對一般常用消毒劑如l%來蘇兒、3%石炭酸等都較敏感,接觸一分鐘內即被殺死。包囊的抵抗力較強,小鼠組織中的包囊可在4℃保存68天,而組織中的滋養體只能存活10天。包囊加熱30℃需30分鐘后才死亡。包囊對蛋白酶的抵抗也較強,可存活8小時以上,而滋養體接觸蛋自酶后即迅速被破壞。卵囊對酸、堿和常用的消毒劑的抵抗力都很強,l%硫酸或2.5%重鉻酸鉀都不能破壞卵囊的感染性。卵囊對熱.干燥和氨水則較敏感,加熱50~55℃30分鐘就能被殺死。
2016-01-22 12: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