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癥狀加重該如何應對?
醫院脫肛?這段時間身體很不舒服,經常有氣無力的,大便時間長,老起不來,下墜。初期是用手紙擦時感到有個肉疙瘩,但擦后它還在那。隨著病情的加重,它可完全脫出,我的腸子好像也快要掉下來似得。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發輝 副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脫肛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腹壓增加、局部組織薄弱、不良排便習慣、腸道疾病、年齡因素等。 1.腹壓增加:長期便秘、慢性咳嗽、多次妊娠等導致腹內壓增高,容易引發脫肛。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改善便秘和咳嗽癥狀。 2.局部組織薄弱:老年人或先天發育不良者,肛門周圍組織薄弱,支撐力不足。可通過鍛煉肛門括約肌來增強局部力量。 3.不良排便習慣:長時間蹲廁、用力排便等,會增加脫肛風險。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縮短排便時間。 4.腸道疾病:如直腸炎、直腸息肉等,會影響腸道功能。需針對腸道疾病進行治療。 5.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下降,肌肉松弛。可適當補充營養,增強體質。 脫肛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一旦出現脫肛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脫肛的發生。
2025-03-25 22: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脫肛的癥狀一般是,肝門有腫物,可自行縮回/用手上托/走路、打噴嚏、咳嗽稍有腹壓即可脫出;排便后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直腸脫出后局部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肛周皮膚瘙癢:脫出的粘膜(反復脫出、長時間不回納)發生充血、水腫和潰瘍,可有血性黏液;嵌頓(卡住),腫物不能用手托復位,病人感到局部劇痛。 指導意見:您好,對于脫肛的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靜坐,放松,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合上雙眼,配合吸氣時,向上收提肛門,提肛門后稍閉一下氣,然后配合呼氣時,全身放松。每次練90下。一日三次,放在便后和睡前進行一次。對于脫肛疾病建議盡早手術治療,這樣恢復的較快。
2016-01-23 10: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脫肛是指直腸,肛管和乙狀結腸下段的粘膜層或全層脫出于肛門外的疾病.原因多由于肛提肌和盆底肌薄弱或肛門括約肌松弛.本病的誘因為長期腹瀉,便秘,前列腺肥大,膀胱結石,慢性咳嗽等導致持續性腹壓增加的疾病.如果脫出物未能復位,可引起發炎腫脹,并導致嵌頓.嚴重的部分患者由于肛門括約肌松弛,收縮乏力,常有粘液自肛內滴出,以致有潮濕感.粘液刺激肛周皮膚引起瘙癢.治療肛管直腸脫垂疾病治療方法較多,根據脫垂部位及程度分類簡易,復雜手法不一.因而在治療前必須對患者進行檢查.由于不完全脫垂是直腸下部粘膜與肌層分離向下移位形成皺折;完全脫垂主要是直腸膀胱或直腸子宮陷凹太深成為疝囊,腸袢壓迫使直腸前壁突入直腸壺腹后經肛管脫出肛門.
2016-01-23 07: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脫肛以大便后或勞累、下蹲時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脫出肛外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可以先試試針灸還有改變便秘的習慣可以手術手術一般一個禮拜可以出院
2016-01-23 06: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