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明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肝膽濕熱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多因外感濕熱、飲食不節、情志不暢、脾胃虛弱、久病體虛等所致。表現為脅肋脹痛、口苦、納差、惡心、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黃等。治療方法包括中藥調理、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等。 1. 病因:外感濕熱之邪,或長期飲酒、過食肥甘厚味,導致濕熱內生,蘊結肝膽。 2. 癥狀:脅肋部疼痛,疼痛性質為脹痛或灼痛,伴有口苦、咽干、目黃、身黃、小便黃赤等。 3. 診斷:依據癥狀、舌象(舌紅、苔黃膩)、脈象(弦數),結合相關檢查綜合判斷。 4. 中藥治療:常用的中藥有龍膽瀉肝丸、茵陳蒿湯、柴胡疏肝散等,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 飲食調理:宜清淡飲食,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薏米等,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6. 生活習慣: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惱怒;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總之,肝膽濕熱需要綜合調理,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促進康復。
2025-03-26 00: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根據你說的情況,肝膽濕熱以清肝膽濕熱為法。建議服用中成藥三黃片或龍膽瀉肝丸,平時可以多食用薏苡仁,百合,赤小豆等清熱利濕。
2016-01-24 04: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肝膽濕熱一般是由于感受濕熱之邪,或嗜酒,過食肥甘辛辣,釀生濕熱,或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生而致。表現癥狀不一。由于每個人癥狀不一,建議你去中醫四診合參辨證治療,不要盲目用藥,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清淡易消化營養飲食,忌肥甘厚膩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適當鍛煉增強體質。
2016-01-24 02: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忌食~~~~胡椒凡濕熱型黃疸之人忌食之。《本草綱目》云:“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對陽黃之人來說,多食則易增劇病情,助長濕熱之邪,黃疸不易退去。龍眼肉甘溫果品。《本草匯言》說它“甘溫而潤,恐有滯氣”。濕熱性黃疸應多食清淡利濕之物,龍眼肉滋膩助熱,
2016-01-23 23: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