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凍的紅腫癢癢還有點疼您好!您可以試一下復方貂油防凍膏,多用熱水燙燙腳,改善血液循環會好的快些.
2016-01-24 06: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暖后才會逐漸愈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于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服,擦藥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酰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藥治療可內服“人參養榮湯”:當歸12克肉桂10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生姜皮10克(無此藥時可用干姜8克代替)黨參18克黃芪18克雞血藤30克,煎水內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川芎20克(如創面有潰爛者可再加鴉膽子25克或黃連25克),水煎,等待溫度適宜(溫度為35~40℃),溫洗或浸泡.每天2次
2016-01-24 05: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凍的紅腫癢癢還有點疼你說的這種情況,多是凍瘡的癥狀所在!預防凍瘡應該在秋末進行耐寒鍛煉.具體方法可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凍瘡的部位,如手和腳.開始每天浸泡半小時,以后浸泡1小時.其次是應注意局部保暖,如外出時使用口罩,手套,防風耳套,圍巾等.鞋子也應穿得暖暖的,但不宜過緊.臨床表明,局部按摩是預防凍瘡最好的方法:①手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熱,然后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拉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②腳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腳心相對,左手按右腳心,右手按左腳心,兩手同時用力,反復按摩15—20次.③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兩手緊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右大腿根,一下一上為1次,共擦15—20次.④臂按摩:右手掌緊按左手臂里邊,然后用力沿內側向上擦到肩膀,再翻過肩膀,由臂外側向下擦至左手手背,這樣為1次,共做15—20次.右手做法與左手相同.參考資料:http://www.coco163.com/jtbj/list/000192541.htm■防治凍瘡六法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莖100克,辣椒莖60克(缺時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約150克),共煎水趁熱浸泡患處,每日1次,連用三次.2,桂蘇陳洗法:取桂枝,蘇葉各50克,陳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鐘,去除藥渣,待藥液涼至40度左右,將患處浸入藥液約15-20分鐘,每日3次.適于凍瘡初起,紅腫瘙癢,瘡面未潰者.3,柏硝敷法:取芒硝,黃柏各適量.凍瘡未潰者,芒硝用量大于黃柏一倍;已潰破者,黃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兩藥共為極細末,用時以冰水或雪水調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局部癥狀輕微者,可按未潰破用藥比例,將黃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處.未潰破者5-6日為一療程,潰破者10-11日為一療程.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紅花3克,吳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內1-2周后,過濾去渣備用.用時取藥液外搽患處.連用2-3天.5,紅靈酒:取當歸,桂枝各60克,紅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細辛15克,冰片5-10克.上藥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紗布過濾,裝瓶備用.使用時將患部洗凈拭干,用藥棉蘸藥液涂擦局部(未潰爛者),每天4-5次,連用5-7天.6,當歸四逆湯熏法:取當歸,芍藥各20克,桂枝15克,細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棗5枚.將藥入適宜容器內,加水500毫升,加熱煮沸(文火)后5分鐘離火.用蒸氣熏凍瘡部位,待藥液降至適當溫度,將凍傷部位浸入帶有藥渣的藥液內浸泡15-20分鐘.每天兩次.一劑藥可連續用4次.適用于學齡兒童的手足凍瘡.■冬季寒冷防凍瘡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病之一,在氣溫10℃以下的濕冷環境中易發生.凍瘡好發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頰等處,可單側或雙側發生.初起損害為局部性紅斑或暗紅帶紫色腫塊,觸之冰涼,有癢感,受熱后癢感加劇.重者出現水皰,內含淡黃色或白色漿液,破潰后形成糜爛或潰瘍,自覺疼痛.凍瘡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濕或鞋襪過緊影響局部血液循環所致.寒冷使皮膚血管收縮,局部缺血,代謝異常,久之血管麻痹擴張,淤血,血漿滲出引起局部水腫,水皰形成,乃至組織壞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環不良,手足多汗,缺少運動,營養不良,貧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是導致凍瘡的誘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貧血,紅斑狼瘡,硬皮病及類風濕關節炎等,亦可引起凍瘡.發生凍瘡后,輕度,皮膚未破者,可外涂凍瘡膏;局部溫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葉等其中一種,加入水10—15倍煮沸過濾,待水溫至不燙手時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也可用豬油蜂蜜軟膏(比例3:7)外敷.凍瘡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外涂,并用無菌沙布包扎;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桿2兩,茄子桿4兩,辣椒3個用水濃煎,熏洗患處,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凍傷.在凍瘡患處涂蛋黃油,效果更佳.對于易生凍瘡及以往患過凍瘡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運動,多吃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食物,必要時可適當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熱性食物.此外,還可用生姜片涂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時反復搓擦雙手,雙耳及面部,并堅持用熱水洗手,洗腳,以增強手,腳血液循環.
2016-01-24 04: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凍瘡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皮膚血管對寒冷過敏有關,也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遺傳因素有關.經常接觸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預防凍瘡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襪不宜過緊,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熱水浸泡.易受凍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以保護皮膚.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紅霉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預防凍瘡復發的主要措施有: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濕,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對濕度50%左右.保持鞋襪,鞋墊,手套干燥.汗腳者不宜穿膠鞋,并用止腳汗粉.
2016-01-24 02: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以云南白藥酊外搽患處,每日3~4次,一般用藥2~3天紅腫消退,瘙癢減輕,多數患者1周內顯效.對早期紅斑型凍瘡療效甚佳,對水泡型和壞死型效果亦好.本品不宜用于皮膚破損者,以免引起疼痛.
2016-01-23 14: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