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凍傷了怎么辦
我這邊的北方,冬天的時候會很冷,寶寶平時都很愛出去玩的,只要不下雨,我都會帶他出去玩的,可是最近很冷,出去玩的時候,他的耳朵都變得紅紅的了,過了幾天,結果就變成紫色的了,我想肯定是被凍傷了,現在很著急。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以云南白藥酊外搽患處,每日3~4次,一般用藥2~3天紅腫消退,瘙癢減輕,多數患者1周內顯效.對早期紅斑型凍瘡療效甚佳,對水泡型和壞死型效果亦好.本品不宜用于皮膚破損者,以免引起疼痛
2016-01-24 11: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以云南白藥酊外搽患處,每日3~4次,一般用藥2~3天紅腫消退,瘙癢減輕,多數患者1周內顯效.對早期紅斑型凍瘡療效甚佳,對水泡型和壞死型效果亦好.本品不宜用于皮膚破損者,以免引起疼痛針對你的這種病情我們在治療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只要對癥治療,就可以快速治愈,不必過分的擔心。請你按動頭像右方那個(黃色按鈕),由此處可以進入我的頁面進行詳談,你可以跟我們的在線醫生進行詳談,把你的病情的具體癥狀也可以跟她詳細的敘述,她都是為你做一一解答。從而拿出一個確實可行的治療對策。最后祝你早日康復。
2016-01-24 08: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在寒冷的冬季,許多人會發生耳廓凍傷,耳廓的皮膚出現紅腫,奇癢難忍,發熱,總想用手去揉,逐漸感覺刺痛,有時皮膚發亮并出現水皰.嚴重的耳廓凍傷皮膚破爛,可發生潰瘍,耳廓流黃水,表面結痂.耳廓由于長期缺血,缺氧可發生干性壞死,“凍掉了耳朵”的現象并不鮮見.造成終身耳朵缺損而殘廢畸形.耳廓凍傷后,可用手輕輕按摩耳廓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不論凍傷輕重如何,千萬不可立即到熱的室內去烤火或用熱水袋,熱毛巾等突然加熱,以免引起血管痙攣,而造成局部壞死.也不可用力揉搓,否則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發生耳廓假性囊腫和耳廓軟骨膜炎.耳廓凍傷早期,可把大蘿卜切成厚片放在火邊烤熱,在耳廓凍傷紅腫處涂擦,起到化滯散淤,活血消腫的作用,注意勿用力擦傷皮膚.如果凍傷比較厲害,可在局部涂抹凍瘡軟膏,口服抗生素.如果耳廓已經潰爛甚至有軟骨暴露時,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為了預防耳廓凍傷的發生,應注意防寒保暖.
2016-01-24 08: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凍傷是在一定條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體,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損傷。凍傷的發生除了與寒冷的強度、風速、濕度、受凍時間有關,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處。表現為局部發紅或發紫、腫脹、發癢或刺痛,有些可起水泡,爾后發生糜爛或結痂。按摩受凍部位,促進血液循環。
2016-01-24 07: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耳廓上方有紅腫水泡還疼痛:凍瘡發生于嚴寒季節,一般在氣溫5℃以下發生,至春季氣候轉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發.許多人一旦患凍瘡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復發.凍瘡以幼兒,小學生最多見.手足,耳廓部位最易發生.癥見局部皮膚發涼,出現暗紫紅色或紫藍色斑片,按之柔軟.嚴重時出現水皰,破裂后形成糜爛或潰瘍.遇熱后自覺癢,灼熱感及疼痛.遷延不愈者有硬結.重凍瘡可遺留疤痕,對冷過敏.凍瘡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皮膚血管對寒冷過敏有關,也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遺傳因素有關.經常接觸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長時間生活在我國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濕環境中的人易患本病.潮濕可加速體表散熱,故冬季濕度大的地區,凍瘡發生率較高.此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肢端血循環不良,手足多汗,缺乏運動,營養不良,貧血及一些慢性病常為凍瘡的發病誘因.預防凍瘡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襪不宜過緊,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熱水浸泡.易受凍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以保護皮膚.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間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紅霉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中醫治則為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方用當歸四逆湯或陽和湯加減.凍瘡治愈的關鍵是擺脫濕冷環境和溫冷作業,保持凍瘡局部溫暖和干燥,否則易復發.較好的治療方法有:(1)堅持用40℃水溫浸患處.(2)硫酸新霉素霜劑或呋喃西林霜劑外用,有效率達85~95%.預防凍瘡復發的主要措施有:(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濕,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對濕度50%左右.(2)保持鞋襪,鞋墊,手套干燥.汗腳者不宜穿膠鞋,并用止腳汗粉.凍瘡的注意事項及防治驗方:對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應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盡早戴手套,鞋襪要溫暖寬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平時應經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進手足血液循環,每年復發凍瘡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線照射以往患凍瘡的部位以起到預防作用.患凍瘡之后,宜及時盡早地治療.市售凍瘡膏,貂油防凍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療效.另外,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凍瘡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立了許多治療凍瘡的良方,現介紹驗方如下:(1)用蜂蜜或植物油調攔燒焦的柿子皮外敷.(2)茄根,大蔥,辣椒煎液熏洗患處.(3)桂枝50克,紫蘇50克煎水浸泡.(4)新鮮桔皮3~4個,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鐘,連渣取出,浸泡并用藥渣蓋過患外.(5)取夾竹桃葉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處,注意有潰瘍時禁用此方.(6)山楂去核搗爛,敷于患處,用紗布包扎3天,對于復發性凍瘡有很好的療效,注意有潰瘍時禁用.(7)桂附煎:桂枝20克,紅花20克,附子20克,荊芥20克,紫蘇葉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處,并用藥渣揉搓患部.(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處.(9)用老絲瓜燒成炭研為細末,用豬油調勻后涂患處.(10)紅靈酒:當歸60克,紅花30克,川椒30克,樟腦15克,肉桂60克,細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11)二烏茴香酒:川烏30克,草烏30克,小茴香30克,樟腦30克,紅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藥酒揉搓局部.(12)紫云膏:紫草30克,當歸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黃蠟250克,共制為膏,外敷凍瘡引起的潰瘍面.(13)樟腦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調成膏狀,外敷潰瘍瘡面.對于頑固型凍瘡可配合內服中藥治療,處方:黨參9克,黃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當歸9克,丹參9克,陳皮6克,患部寒涼顯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證顯著者加桃仁紅花各9克.(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藥用水1000毫升,煎數沸,取汁;用法:末潰者趁熱洗潰,已潰者于洗后用黃連水紗條換藥;功效:消腫止痛,用于凍瘡,對Ⅰ~Ⅱ度凍傷效果亦佳.
2016-01-24 02: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凍傷? 凍傷(forst bite)是指人體在低溫或過于寒冷時,體溫調節障礙造成組織損傷所致的病變。由于寒冷作用下,局部組織凍結、融化后引起的損傷,屬冷損傷的一種。全身性冷損傷稱體溫過低,亦稱凍僵;局部性冷損傷又按其是否發生組織凍結,分為非凍結性冷損傷和凍結性冷損傷。非凍結性冷損傷包括凍瘡(chilblain)、戰壕足(trench foot)、浸漬足(im-mersion foot)等。因此低溫寒冷是凍傷的主要原因。此外,尚與下列因素有關:如風速高、濕冷空氣可加速熱量放散;若機體耐寒能力弱,加之疲勞、饑餓、防寒衣服不足,在溫度低、時間長情況下均易引起凍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