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熱
2006年12月21日患者高燒40.2度,白細胞及血小板直線下降,于12月23日入院治療。疑血液病.12月27日確診腎綜合性出血熱.轉傳染科繼續治療。經過21天的治療該患者于2007年1月12日處院.現患者屬于恢復期,只有肝功轉氨酶66未正常.出院后口服藥物治療.但患者體溫住院期間至今一直未正常.初期三天:40°-40.5°.再三天:38.7°-39.5°.再四天:37.8-38°之間.再八天體溫在37.8-37.2之間.此期間醫院一直給患者打抗生素及抗病毒滴流.各種內臟彩超及化驗都檢查了。醫生均未發現感染原。停用抗生藥至今已五天.患者早晨體溫36.7°.白天-夜晚體溫37.2°-37.4°。患者有夜間睡覺大量出汗現象,無其他不適反應。現擔心體溫問題,是否有其它合并感染原未查出,請求專家給以解答為盼。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住院治療,觀察血象變化及出凝血時間變化及是否有臟器受累及受累程度,給予相應的治療,是保證安全的最佳選擇了.也可以通過觀察異常淋巴細胞變化判斷病情的變化情況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有變化時及時與醫生聯系是非常重要的.
2016-01-25 00: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早治療的前提在于早發現.出血熱病人發病早期的典型表現為突起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這種高熱通常持續4—6天.由于病毒引起的神經中毒現象,病人會出現頭痛,眼眶痛,腰痛,即“三痛”癥;因病毒引起廣泛的血管壁損傷,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病人還會出現顏面,頸,上胸部皮膚充血潮紅,俗稱“三紅”,很象“酒醉貌”,軀干及上肢皮膚出現條索狀出血點,眼球結膜血.病人還常伴有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重癥病人會出現咯血,嘔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現象.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增多,血小板下降,并有尿蛋白陽性,血尿,尿內出現膜狀物等腎功能損害表現. 如果對早期病人不細心鑒別,很容易誤以為是“感冒”.我國南方高發病區流傳著這樣幾句話:“寒熱臉紅酒醉貌,頭痛乏力象感冒;皮膚粘膜出血點,嘔吐腹瀉蛋白尿”.這是當地基層醫務人員早期發現病人的經驗總結,也是普通老百姓認知出血熱的基本點,大家可以據此對出血熱有個初步的認識
2016-01-24 19: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多數治愈后沒有后遺癥,可以完全恢復健康的.如果病情嚴重的,有損傷腎功能的可能的.上述分析和指導意見供你參考,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2016-01-24 07: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現有抗病毒藥物的療效有待進一步證實.一,一般支持應臥床休息,就地隔離治療.給高熱量,適量維生素流食或半流食.二,液體療法補充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補液應以等滲液和鹽液為主,常用的有平衡鹽液和葡萄糖鹽水等.以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三,恢復期病人血清治療如給早期病人注射恢復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四,對癥和并發癥治療有明顯出血者應輸新鮮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數明顯減少者,應輸血小板;對合并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藥物治療.心功能不全者應用強心藥物;腎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限制入液量,應用利尿劑,保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必要時采取透析療法;肝功能受損者可給予保肝治療.重癥病人可酌情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016-01-24 06: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出血熱病人發病早期的典型表現為突起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這種高熱通常持續4—6天.由于病毒引起的神經中毒現象,病人會出現頭痛,眼眶痛,腰痛,即“三痛”癥;因病毒引起廣泛的血管壁損傷,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病人還會出現顏面,頸,上胸部皮膚充血潮紅,俗稱“三紅”,很象“酒醉貌”,軀干及上肢皮膚出現條索狀出血點,眼球結膜血.病人還常伴有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重癥病人會出現咯血,嘔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現象.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增多,血小板下降,并有尿蛋白陽性,血尿,尿內出現膜狀物等腎功能損害表現.出血熱除腎綜合癥(漢坦)出血熱最常見外,尚有流行于熱帶和亞熱帶的登革病毒Ⅱ型引起的登革出血熱,非洲和亞洲的叢林中的的埃博拉出血熱,德國和南斯拉夫,非洲的馬爾堡出血熱,后二種以高病死率著名.
2016-01-24 00: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