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寶寶旋耳瘡?急!
周歲耳朵與頭部結合處流黃水,然后結痂,癢,寶寶自己總去撓。去醫院看過給開藥膏,用后,好了還會反復。滿月的時候得了旋耳瘡。現在寶寶快周歲了,一直沒有痊愈,去醫院看過,醫院給了一種藥水,讓我給寶寶擦拭,很管用,擦上就好,但是過幾天又會開始長,請問大家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根治旋耳瘡?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旋耳瘡是濕疹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西醫治療效果快,缺點是容易反復發作細看這些情況分析,此問題可能與臟腑,陰陽,氣血等失調有關而且虛實寒熱錯綜復雜,建議請該患者去看看中醫,經望聞問切審清證侯,辨證施治才是上策,找出最佳的治療方案,或口服或結合外治或配合針灸等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若盲目用藥或不合理的治療可能會適得其反或加重病情
2016-01-24 23: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本病有急、慢性之分。急者多見于嬰幼兒,因其黃水淋漓,浸淫成瘡,故又名黃水瘡、月蝕瘡內治法 1.胎毒未盡,上熏于耳 臨床表現:見于嬰幼兒患者,耳部甚者面頰部瘙癢難忍,夜間尤甚;局部可見起水皰、潰破、流黃色脂水;常伴拒乳哭鬧,煩躁不安,夜間尤甚,發熱,小便黃。舌質紅,苔黃或膩,指紋青紫。 證候分析:妊娠期胎熱內蘊,分娩后胎毒未盡,加之育母進食脂膩,嬰幼兒脾胃嬌弱,運化失職,濕毒浸淫,復感受風熱濕邪,外邪引動內熱,循經上蒸耳竅,故耳部及周圍皮膚灼熱、潮紅;風盛則癢,故患兒瘙癢難忍,哭鬧不安;濕熱盛則起水皰、潰破、流黃色脂水;舌質紅、苔黃或膩、指紋青紫為熱毒內盛之象。 治法:解毒燥濕,祛風止癢 方藥:風熱偏重見發熱惡風、瘙癢難忍者,桑菊飲加減,方中桑葉、菊花、連翹、薄荷清散上焦風熱;蘆根清熱生津;桔梗、杏仁解肌透絡;甘草調和諸藥;濕熱偏重見耳部脂水淋漓者,茵陳蒿湯加減,方中茵陳蒿善能清熱利濕;梔子通利三焦,導濕熱下行;大黃功專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瘙癢甚者加牛蒡子、蟬衣等以疏風止癢;脂水淋漓者加苦參、車前子、薏苡仁以利濕;干燥起屑而癢者,加沙參、麥冬滋養陰液。
2016-01-24 15: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旋耳瘡是濕疹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西醫治療效果快,缺點是容易反復發作。建議中醫治療,慢性濕疹一般于清熱利濕發中佐以養血祛風,營血不足、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祛風】是利用藥物疏散風邪的作用,以疏散經絡,肌肉、關節間留滯的風邪的方法。風有外風、內風的區別。內風應平熄,外風應祛散。祛風法適宜于外風。分為“祛風除濕”、“疏風泄熱”、“祛風養血”、“搜風逐寒”等法)
2016-01-24 10: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