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在切除后,要保持切口的清潔衛生,以免液化,飲食要以清淡、營養為主,不要吃刺激性、油膩的食物。
2016-01-25 11: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甲狀腺腫瘤大多數是無痛的孤立結節,臨床上要注意和其他甲狀腺疾病鑒別,有時分化性腺癌和腺瘤也極為相似,影象學和細針穿刺等檢查可協助診斷.甲狀腺瘤大多發生于青年女性,手術切除是唯一的治療手段.甲狀腺癌是由數種不同生物學行為和病理類型的癌腫組成,它們的發病年齡,生長速度,轉移途徑和預后都有明顯不同.甲狀腺癌的處理涉及外科,放療和化療等多個學科,其中手術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少數分化性癌術后的殘留灶應用放療可以獲得控制.對于癌腫累及雙側喉返神經和氣管的治療,仍然是當代外科領域有待解決的課題.由于甲狀腺癌有多種不同的病理類型和生物學特性,其臨床表現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與多發性甲狀腺結節同時存在,多數無癥狀,偶發現頸前區有一結節或腫塊,有的腫塊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發生轉移.有的患者長期來無不適主拆,到后期出現頸淋巴結轉移,病理性骨折,聲音嘶啞,呼吸障礙,吞咽困難甚至Horner綜合征才引起注意.局部體征也不盡相同,有呈甲狀腺不對稱結節或腫塊,腫塊或在腺體內,隨吞咽而上下活動.待周圍組織或氣管受侵時,腫塊即固定.(一)乳頭狀癌是一種分化好的甲狀腺癌,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約占總數的3/4;病灶一般為單發,體積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徑在0.5cm以下,稱之微癌;直徑在1cm以下的稱之為隱癌,大的病灶直徑可大于10cm.小的腫瘤常常是實質性病灶,而大的腫瘤往往伴有囊性變.囊變者可見囊壁有葡萄簇樣結節突出囊腔,腔內存有陳舊性血水.該型癌腫一般無包膜,僅5%有不完整包膜.在顯微鏡下有些腫瘤細胞排列成乳頭狀,乳頭大小不等,長短不一,常見三級以上分支,乳頭中心為纖維血管囊,細胞大小均勻;核小,分裂少見.乳頭狀癌常伴有濾泡狀癌的成份,但腫瘤的命名仍為乳頭狀癌,而不稱為濾泡狀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頭狀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份,而命名應為未分化癌,也意味著這一種未分化癌可能是乳頭狀癌的進一步惡化.有時腫塊很小,頸部淋巴結轉移常見被發現.本癌惡性度較低,10年存活率可達88%.乳頭狀癌在臨床上常有甲狀腺區孤立性結節,直徑多在lcm以上.隱伏性癌多見于尸檢,或在已發生頸區淋巴結轉移時發現腫塊.(2)濾泡狀癌占甲狀腺癌總數的10%~15%,肉眼檢查時看到濾泡狀癌是一種實質的具有包膜的腫瘤,包膜上常密布著豐富的血管網,較小的癌腫和甲狀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紅褐色,常可見到纖維化,鈣化出血和壞死.組織學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濾泡所構成.分化良好者,濾泡結構較典型,細胞異型性亦較小.這時與腺瘤不易區別,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潤來確定病理診斷.分化不良者濾泡結構較少,細胞異型較大,核分裂象亦多見,可呈條索狀實性的巢狀排列.有時癌細胞穿出包膜進入多處靜脈中形成癌栓,常常成為遠處轉移的起點,所以濾泡狀癌多見于血道轉移,文獻報道占19%~25%.濾泡狀癌多見于40~60歲的中老年婦女,臨床表現與乳頭狀癌相類似,但癌塊一般較大,較少局部淋巴結轉移,而較多遠處轉移.少數濾泡狀癌浸潤和破壞鄰近組織,可以出現呼吸道阻塞等癥狀.
2016-01-25 08: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