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原發性血小板增高癥降到多少?
咨詢:原發性血小板增高癥降到多少?詳細病情:初診發現血小板1000左右目前一般情況:羥基脲和干擾素治療兩周下降709然后使用中藥治療兩周下降481發現有頭暈低血糖癥狀請問專家:還用再往下降血小板嗎?頭暈和降血小板有關嗎?第一次問題補充:我在天津武警醫院吃的中藥藥物很多是復方制劑我也不是很明白這些藥的成分我吃了兩周多從七百多降到四百多如果有可能你也可以來這里看一看第二次問題補充:我想知道我的血小板已經降到四百多還用再繼續往下降嗎?我現在的頭暈問題是不是降血小板的不良反應?還是由疾病本身或是低血糖引起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淑英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耳鼻喉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血小板增多癥”的問題。1)血小板(PLT)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漿脫落而來,形態多樣,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壞,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釋放血小板因子,促進血凝和血塊收縮等方面,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是研究止血和凝血障礙的重要指標之一。1.生理變化在運動、進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恢復。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數有6--10%的波動,晨間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冬季高。婦女月經期前后血小板會降低,經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后又逐漸升高。2.病理變化①血小板增多常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失血、脾切除手術后、溶血性貧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②血小板減少常見于脾功能亢進、再生性貧血、放射病、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或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某些藥物引起。 2)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primarythrobocythemia)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為出血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續明顯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細胞過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復出血,故也名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發病率不高,多見40歲以上者。 1.臨床表現起病緩慢、臨床表現輕重不一,約20%的患者,尤其年輕人起病時無癥狀,偶因驗血或發現脾腫大而確診。輕者僅有頭昏、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為自發性,可反復發作,約見于2/3的病倒,以胃腸道出血常見,也可有鼻衄、齒齦出血、血尿、皮膚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見。血栓發生率較出血少。國內統計30%有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肢體血管栓塞后,可表現肢體麻木、疼痛,甚至壞疽,也有表現紅斑性肢痛病。脾及腸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嘔吐。肺、腦、腎栓塞引起相應臨床癥狀。脾腫大占80%,一般為輕到中度。少數病人有肝腫大。2.診斷要點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應與血小板計數增多的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鑒別。其診斷要點應包括:紅細胞量正常(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時則增加),無Ph染色體(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時可存在),無淚珠狀紅細胞和骨髓纖維化大量增加的現象(特發性骨髓纖維化時可見)。血小板計數雖可低至500000/μl,但通常>1X106/μl。 在末梢血涂片中,可發現血小板聚集成團,巨型血小板和巨核細胞碎片。骨髓中巨核細胞增生,釋放出大量血小板。骨髓鐵通常存在。 3.一般治療盡管大多數專家認為當病人血小板計數超過1X106/μl和存在出血或栓塞并發癥時要給予治療。然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治療的適應證尚不大明確的。治療目的要求血小板減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預防血栓及出血的發生。 ①骨髓抑制性藥物白消安為常用有效的藥物,宜用小劑量,開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選用羥基脲2--4g/d,3--4天后減至1g/d。環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馬法蘭等都有效。當血小板數下降或癥狀緩解后即可停藥。如有復發可再用藥。 ②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靜脈注射首次劑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給藥一次。一般不主張應用,因為誘發白血病的可能。 ③血小板分離術迅速減少血小板數量,改善癥狀。常用于胃腸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選擇性手術前。 ④干擾素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擾素治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可對巨核細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縮短。劑量為3--5mu/d。 ⑤其他應用雙嘧達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雙香豆素類抗凝藥。切脾是禁忌的。 根據血小板增多的程度,病程不一。大多數病例進展緩慢,中位生存期常在10--15年以上。少數病人可轉為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重要臟器有血栓形成及出血常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3)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是一反應性過程,血小板數常低于1X106/μl。從病史和臨床表現可明確病因,血小板功能一般可正常。但在骨髓增殖性疾病發生血小板聚集反應異常患者約占50%。 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治療是針對基礎疾病,在適當治療下血小板數可恢復正常。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1-25 18: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血小板數升高如果與某些疾病有關(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治療應針對原發病如果治療成功血小板計數通常應回降至正常水平 如果血小板數升高的病因不清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常常使用減少血小板生成的藥物治療通常在血小板計數超過75萬/μl或出血、血栓形成并發癥出現時開始藥物持續使用直至血小板計數降至60萬/μl以下通常采用的是抗癌藥物羥基脲雖然有時也用抗凝藥物阿那格雷由于羥基脲也能減少紅、白細胞生成其用量必須調整到能維持足夠數目的紅、白細胞小劑量阿司匹林能減少血小板粘附性抑制血栓形成可以推遲上述藥物的使用 如果藥物治療不足以降低血小板生成病人應當給予血小板去除治療血小板去除術是引出血液從中去除血小板然后把去除了血小板的血液回輸回機體這種治療措施常常和藥物治療聯合應用
2016-01-25 17: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我也是同樣的病,請問你吃的是什么中藥,你降的效果很好,我發現時也是1000多,半年了還是530多呢!
2016-01-25 13: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仍然要用藥控制,停藥后肯定會上升.
2016-01-25 09: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小板數升高如果與某些疾病有關(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治療應針對原發病。如果治療成功,血小板計數通常應回降至正常水平。 如果血小板數升高的病因不清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常常使用減少血小板生成的藥物。治療通常在血小板計數超過75萬/μl或出血、血栓形成并發癥出現時開始。藥物持續使用直至血小板計數降至60萬/μl以下。通常采用的是抗癌藥物羥基脲,雖然有時也用抗凝藥物阿那格雷。由于羥基脲也能減少紅、白細胞生成,其用量必須調整到能維持足夠數目的紅、白細胞。小劑量阿司匹林,能減少血小板粘附性,抑制血栓形成,可以推遲上述藥物的使用。 如果藥物治療不足以降低血小板生成,病人應當給予血小板去除治療。血小板去除術是引出血液,從中去除血小板,然后把去除了血小板的血液回輸回機體。這種治療措施常常和藥物治療聯合應用。
2016-01-24 23: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出現低血糖該如何應對 -
Q: 低血糖的危害嚴重嗎? -
Q: 體位型低血糖怎樣有效治療? -
Q: 體位型低血糖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低血糖時備哪些零食比較好 -
Q: 成人低血糖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
Q: 黨參、黃芪泡水能否降血糖和血壓? -
Q: 低血糖有哪些癥狀及注意事項? -
Q: 老爹爹低血糖早起頭暈如何應對? -
Q: 服用拜糖平是否會出現低血糖?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血糖癥?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綜合征。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均稱為低血糖癥。正常人血糖基本穩定在3.3~8.9mmol/L(60~160mg/dl)的范圍內。低血糖的標準不易界定。在不同的個人(或甚至是同一個人的不同臨床階段)都不相同。所以,應該以更具有生理意義的Whipple’s三聯征來定義才合理:①具有低血糖相關的癥狀;②當時血糖值較低;③以上癥狀在血糖值同升后會消失。多數低血糖癥發生在糖尿病患者,并與藥物相關。非藥物相關低血糖癥中最常見的是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癥,其次為胰島細胞瘤和其他內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癥,肝源性或惡性腫瘤所致的低血糖癥也不少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