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類風濕遺傳嗎
最近這段時間里,天氣一直都是很潮濕,我的全身都會有腰酸背痛的,我之前都不會的啊,我才22歲的啊,這么年輕就會患類風濕嗎?那我以后可要怎么辦啊?請問一下醫生,類風濕是否會遺傳啊,我爸媽都有這樣的癥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不一定,很多人都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遺傳,科學家也對此說法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家族中,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中高2~10倍。但究竟是否由遺傳得來,尚無直接證據。因為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應考慮同一家庭環境、營養狀態、心理情況等各方面的影響
2016-01-25 22: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部分學者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家系調查結果表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家族中類風濕發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中高2~10倍,近親中母系比父系患類風濕的多;同卵雙生子的共同患病率為30%~50%,異卵卵生子的發病的一致性僅為5%
2016-01-25 15: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是一種常見的風濕疾病,這種病不是很難醫治,但是想要斷病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在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之后不用過于憂慮,及早進行積極正規的治療即可。有關這方面的專家指出,風濕關節炎發病不一定和遺傳有關系,很多親屬有類風濕關節炎,但是他們的子女不一定得風濕關節炎。第一:沒有遺傳因素,是患者自己不小心感受了風、寒、濕,沒有引起重視,持續時間較長,關節出現疼痛,工作忙,沒有去醫院看醫生,一些時間后關節腫脹,疼痛,到醫院時,骨質有破壞,所以患了類風濕。第二:家族兩代中都有風濕或者類風濕發病,從小就注意保健,陰冷天氣早早的添加衣服,經常鍛煉身體,正常飲食。
2016-01-25 08: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根據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在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家族中,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中高2~10倍。曾報道29對單卵雙胎子女中,有兩對患類風濕關節炎,另一對雖分居兩地,但在53歲和56歲時也都發生類風濕關節炎。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調查中,發現有家族史者僅5例,有的是兄弟姐妹中不僅僅只有一個患類風濕關節炎,有的是父母親也患類風濕關節炎。但究竟是否遺傳得來,尚無直接證據。因為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應考慮同一家庭環境、營養狀態、心理情況等各方面的影響。據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方面的專家介紹說,類風濕關節炎發病有輕微的家族聚集傾向和孿生子共同患病的現象,提示遺傳因素在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中起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類風濕關節炎病人有一種HLA-DR4(人類白細胞抗原DR4)共同的遺傳基因,說明類風濕關節炎和HLA-DR4相關,尤其在嚴重病例,但并不是具有這種基因的人都會患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有遺傳易感性,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其發病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綜上所述,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一定的遺傳的可能,不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遺傳還受到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于有生育需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及時地把類風濕性關節炎治愈。
2016-01-25 05: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類風濕是不會遺傳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它主要變現為全身性疾病,不僅局部于關節部位,而只是以關節的病變表現最為顯著.一旦遇到天氣變化,就會引起疼痛.受累的關節以手足等小關節,膝關節最為常見.早期癥狀有關節腫脹,疼痛,局部皮膚發熱.逐步發生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關節的纖維性僵硬,特別是手的指尖關節可形成典型的梭行改變.關節病變多發性和對稱性,嚴重的晚期病例除可形成畸形外,尚可造成關節脫位等病變.除局部癥狀外,尚有全身不適,消瘦,貧血,皮下結節等全身癥狀.
2016-01-25 01: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徹底治愈嗎? -
Q: 類風濕與風濕有哪些顯著區別? -
Q: 骨肽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
Q: 類風濕有哪些常見臨床癥狀? -
Q: 骨肽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
Q: 類風濕患者出現厭食如何治療 -
Q: 骨肽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
Q: 骨肽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
Q: 類風濕因子過高是否嚴重? -
Q: 四肢關節怕冷且冷后疼痛是風濕還是類風濕?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