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龍騰飛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你好,牛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等,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子宮肌瘤術后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但不要過量,以免引起胃腸道反應。術后以清淡飲食為主,低鹽低脂,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及情緒激動。定期復查。
2018-11-25 22: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嬰兒乳糖不耐受癥狀的問題,可以改善的。嬰兒乳糖不耐受癥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等不適、腹瀉等癥狀。避免發生乳糖不耐受,胎兒出生后即應堅持母乳喂養。這是因為新生兒及幼嬰腸道乳糖酶的活性較高,同時所攝入的母乳量也較少,不致發生乳糖不耐受。隨著攝入乳量的增大,腸道乳糖酶的量和活性也有相應增高,因此母乳喂養的寶寶很少發生乳糖不耐受。鑒于多數成人(74%)可以耐受250?350毫升的牛奶攝食量,對于兒童可采用少量、疊加進食牛奶的方法,以期逐漸提高且腸道乳糖酶的分泌量及其活性。對經過上述漸進性調整喂乳量的嬰幼兒仍有不耐受乳糖時,可換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喂養,或在醫生指導下換用大豆配方奶粉喂養。希望我以上回答對嬰兒乳糖不耐受癥狀有所改善
2016-01-26 07: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糖不耐受癥,又稱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是指人體內不產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的狀態。它是多發在亞洲地區的一種先天的遺傳性疾病。由于患者的腸道中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而使乳糖消化、吸收,為人體所用。乳糖會在腸道中有細菌分解變成乳酸,從而破壞腸道的堿性環境,而使腸道分泌處大量的堿性消化液來中和乳酸。所以容易發生輕度腹瀉。有乳糖不耐癥的人不是一旦攝入微量乳糖立即出現腹瀉等癥狀,而是當攝入超過一定量之后才會出現。所以大多數有乳糖不耐癥的人仍然是可以喝牛奶的,只是不能過量。比如雖然日本人九成以上有乳糖不耐,但大多數人可以每天喝200毫升的牛奶而沒有任何不適。如果常人不經常性的喝牛奶也會有腹瀉的現象,也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現,乳糖酶在人體中如果長期不用將消失,隨著長期的喝牛奶,乳糖酶將再生,所以開始腹瀉的人應該堅持喝牛奶一段時間,然后就不會有腹瀉的現象了。然而酸奶是經過發酵的過程把牛奶中的乳糖發酵成了乳酸,所嬰兒乳糖不耐受癥狀以不會造成人體腹瀉的癥狀,牛奶和酸奶的價值是一樣的。關于該變異出現的時間和地點科學上尚無一致的結論。有人認為是前4000年左右在瑞典和阿拉伯半島分別獨立出現并逐漸在擴展中融合,有人認為是前4500年左右在中東地區出現后,擴展到別處。另外有人認為該變異在更晚的時候又獨立出現在東非的圖西族人中。目前的狀況是:多數祖籍西歐的人基因中存在該變異(意味著他們夠終生消化乳糖),而東亞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和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族則多數沒有該變異(意味著他們成年后會出現乳糖不耐癥)。全球平均有75%的人成年后會出現癥狀,所以與其將之稱作疾病,還不如說是自然狀況更合適。主要癥狀嬰兒乳糖不耐受癥狀主要癥狀為攝入大量乳糖后產生腹瀉、腹脹癥狀。該癥狀與否是基因決定的,不具傳染性。有些人的癥狀會隨時間減輕或加重。鮮乳是幼兒斷奶以前的主要食物。這期間的乳糖不耐癥應該及時咨詢醫生,以避免出現營養不良。斷奶以后出現的乳糖不耐癥,則在白色人種以外的人中很常見。3生物原理哺乳動物的幼體在斷乳后,開始逐漸的減少乳糖酶的合成。人類的幼兒在4歲的時候通常會失去90%的乳糖消化能力,但各人之間的差異很大。一些人種的第2號染色體上發生基因突變,表現能終止乳糖酶的減少性狀,所以這些人種終生能消化乳糖。4在不同人群中的比例編輯上述耐受乳糖的變異基因為顯性基因,即在兩個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個顯性基因,則表現顯性性狀,即耐受乳糖。只有當兩個等位基因都為隱形的不耐乳糖基因時,才會表現為乳糖不耐。
2016-01-26 03: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嬰兒乳糖不耐受癥狀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乳糖不耐受癥,它是由于患兒體內乳糖酶的缺乏導致乳糖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臨床常表現為嬰兒吃了母乳或牛乳后出現腹瀉,由于長期腹瀉不僅直接影響到嬰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可造成免疫力的低下引發反復感染,對于這部分患特殊疾病的嬰兒也應暫停母乳或其他奶制品的喂養而代之以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至于患有某些疾病的母親,如肺結核、精神病、惡性腫瘤等,她們的嬰兒也不宜吃母乳。
2016-01-25 11: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缺乏乳糖酶的情況下,人攝入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進血液,而是滯留在腸道。腸道細菌發酵分解乳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腹脹、放屁。過量的乳糖還會升高腸道內部的滲透壓,阻止對水分的吸收而導致腹瀉。診斷隔夜禁食后,口服一定量的乳糖水溶液。乳糖不耐癥可由下列幾種手段之一診斷:出現腹脹或腹部不適呼氣中監測到腸道細菌乳糖代謝產生的氫氣血糖上升值遠小于分別攝入同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乳糖酶解的自然產物)結果最嚴格的診斷方法是進行腸道活檢來確定乳糖酶的活躍程度。觀察各種乳制品攝入與腹脹、腹瀉癥狀的相關關系,也可作為非醫學的粗略診斷方法。例如第一天飲兩杯牛奶,第二天吃相當量的硬干酪,分別觀察有無癥狀。只是第一天有癥狀的話大概是乳糖不耐癥,兩天都有癥狀的話,則有可能是對乳制品過敏。防治編輯因為是基因原因導致,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基本的對策包括避免攝入乳糖,或者用人造的乳糖酶藥物來幫助消化。嬰兒乳糖不耐受癥狀避免攝入乳糖因為各人消化乳糖的能力不同,攝入多少量以下的乳糖不引起癥狀主要靠實踐中摸索來決定。最根本的方法是限量食用奶制品,以及含有奶制品的食物。豆漿、豆奶、杏仁奶、豆腐等產品可以部分替代乳制品的營養(尤其是蛋白質和鈣)和烹飪效果,在價格上也比服用乳糖酶便宜很多。酸奶因為乳酸菌分泌乳糖酶而且已經分解了一部分乳糖,比鮮奶容易消化。另外,瑞士干酪、Cheddar等硬干酪,由于其制作工藝和后來的細菌轉化,含乳糖也比同量的牛乳低得多。避免乳制食品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其他很多食品等含的乳制嬰兒乳糖不耐受癥狀成分,例如面包里加入的乳清、高蛋白人造食品中的乳清蛋白、藥品中用來增加體積的乳糖。此外,近年來食品工業界還發明了兩種降低鮮乳乳糖含量的技術:通過固定有乳糖酶的介質過濾,或者加入乳酸桿菌(L.acidophilus)。目前還沒有根治的辦法,建議平時不要使用含有乳糖的食物。
2016-01-25 09: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