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龍碩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胃腸胰外科
-
腹脹且每天擴肛后正常,是否手術及手術時機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如腹脹原因、病情嚴重程度、身體整體狀況、治療效果及有無并發癥等。 1.腹脹原因:若腹脹是由于腸道結構異常,如先天性巨結腸,可能需要手術。而若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導致,可能先采取保守治療。 2.病情嚴重程度:嚴重的腸道梗阻或狹窄,影響正常生活和健康,手術可能更適宜。 3.身體整體狀況:患者若有嚴重的基礎疾病,如心肺功能差,手術風險高,可能先保守治療,待身體條件改善再考慮手術。 4.治療效果:擴肛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腹脹持續或加重,應考慮手術。 5.有無并發癥:若出現腸道穿孔、感染等并發癥,手術可能更為緊迫。 總之,對于腹脹每天擴肛后正常的情況,是否手術及手術時機應在醫生綜合評估各項因素后決定。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檢查和治療,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2025-03-28 01: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病史據悉:現患兒一般情況可,可先予保守治療。新生兒、嬰兒一般情況差,癥狀嚴重,合并小腸結腸炎或嚴重先天性畸形,宜暫行腸造瘺。待一般情況改善,約6~12個月后再行根治手術。如患兒一般情況良好,且診斷明確,醫院設備完善,麻醉及外科醫師技術熟練,為減輕家長負擔亦可一期根治術。患兒一般情況尚好,可先采用保守療法。
2016-01-25 19: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先天性的巨結腸,主要原因是在胎兒的發育過程中,某段腸道神經節缺失造成的。但腸管的貯存功能存在,因而會出現糞便積聚。由于新生兒的身體抵抗力較差,因而一般不建議手術,可以考慮先做中醫治療,到孩子三歲左右再考慮手術治療。如果癥狀較重,也可以早期手術切除治療。
2016-01-25 13: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先天性小兒巨結腸是先天性發育缺陷導致的結腸部分甚至全部擴張,導致腸道功能異常。目前先天性小兒巨結腸的唯一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如果能夠排便的話,可以把急于手術。可以試試營養療法。
2016-01-25 13: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癥(congenital megacolon)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對本病做詳盡的描述,故也稱為Hirschsprung病(簡稱HD)。是一種神經峭細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遺傳病,是新生兒期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為4:1。本病有家族性發生傾向,有報道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