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健康指導:調整飲食忌辛辣油膩的食物,以清淡少鹽易于消化吸收且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一日三餐按時吃飯,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每天堅持適量的體育運動鍛煉,然后適量的熬粥喝薏米,白扁豆,山楂,蓮子,紅豆,功效:健脾養胃,體質差,食欲差,消化不良的人。
2016-01-26 03: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建東 主治醫師
天津市津南區婦女兒童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二級
腫瘤科
-
你好,看你說的病人的病情,那看已經進行了手術治療了,但術后身體虛弱不能進行化療時,這樣看還可考慮看看中醫也好的像病人這種情況,還可通過中醫來進行鞏固治療也好的,中藥比較平和,沒有副作用,病人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癌癥病人一般通過服用中藥大多數都可以做到減輕痛苦,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的.
2016-01-26 02: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一般認為,腫瘤患者接受手術以后應常規進行化療,以增強療效,防止復發.但是如果患者整體狀況不好,機體耐受力差,大劑量化療藥物的使用會使患者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如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腫瘤患者手術后是否進行化療應根據患者整體情況而定.根據您提供的病史和癥狀,我建議您可以先接受中醫中藥治療,控制緩解癥狀,增強患者機體抵擋力,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帶瘤生存時間,為進一步的治療創造機會.
2016-01-25 16: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術后不建議化療,化療有可能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需要及時配合中藥鞏固治療,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建議你用傳統中藥蟲草、豬苓、明黨參、桑寄生、青陽參、香菇、紅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術、八月札、知母、片姜黃、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補骨脂、獨活、石菖蒲、仙鶴草、大薊、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當歸、土鱉蟲、青黛、肉桂、苦參、金精粉、葫蘆巴、白癬皮、赤芍、山豆根、遠志、澤瀉、金銀花、烏術粉、制鱉甲、連翹、紫草、桃仁、三七等配合治療,能在短期內縮小腫塊,控制轉移、減輕痛苦、穩定病情、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2016-01-25 15: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中醫治療可有效.可以通過補氣血,補肝腎,健脾胃.方1,橘紅糕:鮮橘皮10克,打碎成細粒后用糖浸漬,再和入面粉制成糕點.適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方2,豆蔻饅頭:白豆蔻粉6克,撒入適量的面粉內,再蒸煮成饅頭,適用于腹脹,食欲不振.●方3,紅棗益脾糕:紅棗30克,白術10克,干姜1克,雞內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將汁與面粉500克及適量的糖制成糕,適用于胃呆納減,大便溏薄.●方4,山藥飯:山藥,蓮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凈切碎,蓮肉去皮,芯后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于脾虛泄瀉,食欲不振.●方5,八仙糕:黃芪,白術,山藥,山楂,茯苓,陳皮,湘蓮末,黨參各5克.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再與適當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適用于脾虛泄瀉,食欲不振.●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將砂仁,三七研為細末,拌勻即成.適用于胃脹痛,嘔吐納呆.●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凈,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適用于脾虛名血虧損引起的便秘.●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適量同煮.適用于腸燥便秘.驗方一甘草6克,首烏(制),山藥,當歸,黨參,熟地黃,大棗,牛膝各10克,黃芪,紅花,龍眼肉各8克,續斷,杜仲各20克.將上藥放入鍋內煮沸后,待藥溫適宜,沐足,每次沐足20分鐘,每日2次.補氣血,開胃健脾.適用于神經衰弱,耳鳴目眩,驚悸健忘,飲食欠佳.驗方二人參,當歸尾,沒藥各20克甘草15克,全瓜萎10克.上藥用水煎煮,去渣后浸洗雙足,每次30~60分鐘,水涼后加熱再洗,每日3次,連用數天.補氣活血,消癰生肌.適用于瘡瘍癰腫,正氣已虛,不能托毒外出,難潰難腐,堅腫難消,面色無華,疲倦乏力等癥.驗方三黃芪,黨參,玉竹,枇杷子各25克,紅花20克.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沐盆內,待水溫不覺熱燙時沐足20分鐘,每日2~3次.補氣健脾,和血益腎.適用于四肢乏力,精神疲憊,氣血不和等癥.驗方四當歸16克,熟地,炙黃芪,防風,茯苓,黨參,麥冬,白術各10克,羌活14克,肉桂,五味子,生地各12克.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沐盆內,待水溫40℃左右時沐足20分鐘,每日2~3次.益氣助陽,聰耳明目,烏發養顏.適用于身體贏弱,面色萎黃,容顏憔悴,頭昏目眩,腰膝酸軟,易于疲勞,須發早白,遺精失血,中風癱瘓等癥,尤適于中老年人及長期伏案工作的知識分子.驗方五白芷,山茱萸,附子,黃芪,防風,桂心,杜仲各5克,牛膝,肉蓯蓉各10克.上藥用水煎煮,去渣后浸洗雙足,每次洗30~60分鐘,水涼后熱一熱再洗,每日3次,連用數天.溫陽益氣,活血通絡.適用于虛勞膝冷.驗方六黃芪,黃精,黨參,熟地各8克,當歸,紅棗各10克,何首烏,菟絲子各15克.將上藥放入鍋內煮沸后,待藥溫適宜,沐足,每次20分鐘,每日2次.補氣助陽,健脾益腎.適用于氣短懶言,疲乏無力,小便清長者.驗方七人參8克,生地,白術,白芍各12克,茯苓15克,當歸10克,六神曲20克.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沐盆內,待水溫不覺熱燙時沐足20分鐘,每日1次.補氣健脾,養血安神.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虧損所致的形體消瘦,倦怠無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黃,心悸氣短等癥.驗方八黃芪24克,熟地黃15克,枸杞子15克,淫羊藿9克,遠志9克,母丁香9克,沉香3克.將上藥加水2000毫升,煎湯去渣,制成藥液,待水溫40~43℃時,洗沐雙足并熏洗患處.每日2次,每劑用2~3次.養血生精,健身延年.適用于年老體弱,肝腎不足,氣血兩虧,面色萎黃,精神萎靡,視力減退,健忘,腰膝酸軟等癥.陰虛陽亢所致的潮熱顴紅,盜汗,煩躁易怒,舌紅而干,脈細數者忌用.驗方九丹參15克,何首烏,甘草,茯神各12克,枸杞子,五味子各10克,白術,蓮子肉,遠志,生地黃,當歸,九節菖蒲各8克.上藥水煎20~30分鐘,去渣取液,放入沐盆中,兌適量溫開水,水面以超過足踝力度,水溫保持在39℃左右,沐足20~30分鐘,每日1次.補血益精.適用于婦女氣滯血虧,閉經,崩漏,月經不調,赤白帶下,腰腿酸痛,痹癥,并能調經易孕.男子服用能補精種子.驗方十金櫻子,巴戟天,黃芪各15克,何首烏,黨參,杜仲,黃精各6克,菟絲子,枸杞子各8克.將上藥放入鍋內煮沸后,待藥溫適宜沐足,每次20分鐘,每日1次.益氣生血,補腎固精.適用于氣血雙虧,體質贏弱,頭暈目眩,倦怠無力,遺精,早泄,小便頻數而清長及遺尿等癥.驗方十一天門冬,麥門冬各6克,木香,懷生地黃,懷熟地黃各8克,砂仁3克,沉香2克.將上藥放入鍋內煮沸后,待藥溫適宜,沐足,每次25分鐘,每日2次.氣血雙補.適用于氣血不足所致的乏力短氣,面色無華,須發早白,精神不振,脾胃不和,脘滿食少等癥.驗方十二熟地,麥冬各8克,生地,當歸,五加皮,懷牛膝,蒼術,陳皮,川斷,枸杞子,丹皮,木瓜各6克,羌活,獨活,烏藥各5克,桂皮7克.將上藥放入鍋內煮沸后,待藥溫適宜,沐足,每次20分鐘,每日2次.添精補髓,強壯筋骨,祛風活絡,大補氣血.適宜于中老年肝腎虛弱,兼有風濕阻絡,腰膝酸痛,肢體麻木,兩腿萎弱無力等癥. 驗方十三白術5克,人參,五加皮各6克,白芍10克,茯苓15克,甘草8克.將上藥放入鍋內煮沸后,待藥溫適宜,囑患者沐足,每次沐足20分鐘,每日2次.養氣血,益五臟,調脾胃,強精神,悅容顏.適用氣血不足所致的面黃肌瘦,勞累倦怠,脾胃虛弱,食少便結,精神不振,筋骨軟弱無力,雙腿酸困及婦女月經不調,胎產崩漏等癥.驗方十四黨參,生地各8克,白術,白芍,紅曲,當歸各7克,木筆花12克.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沐盆內,待水溫不覺熱燙時沐足20分鐘,每日2~3次. 益氣健脾,養心補血.適用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乏力少氣,食少脘滿,睡眠欠安,面色無華,氣虛血弱,筋脈失于濡養,肢體運動不遂者亦可服用.驗方十五五味子,柏子仁,丹參各10克,龍眼肉,黨參各12克.將上藥放入鍋內煮沸后,待藥溫適宜,沐足,每次20分鐘,每日2次.補氣血,滋肺腎,養心安神.適用于脾肺腎皆虛所致的體弱無力,懶言氣短,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怔仲健忘,心悸不安,煩躁失眠等癥.驗方十六白茅根,麥冬各10克,杏仁12克,生地黃,枸杞子各8克.將上藥放入鍋內煮沸后,待藥溫適宜沐足,每次20分鐘,每日2次.補精髓,益氣血,健脾胃,悅顏色,延年益壽.適用于精虧氣虛所致的腰膝軟弱,頭昏遺精,肌膚不澤,神倦食少,大便秘結等癥.驗方十七木香,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當歸,牛膝,杜仲,小茴香,巴戟天,川芎,白芍,黃柏,知母各6克,破故紙,砂仁,白術,遠志,人參,石菖蒲,柏子仁各8克.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沐盆內,待水溫不覺熱燙時沐足20分鐘,每日1次.補氣血,養肝腎,調脾胃,壯精神,澤肌膚,明耳目,健身益壽.適用于氣血不足,肝腎虛損所致的少氣無力,面黃肌瘦,精神萎靡,腰膝酸困,雙足無力,陽痿遺精,多夢易醒,怔忡健忘.驗方十八破故紙,熟地,生地,天冬,麥冬,人參,當歸,川芎,白芍,茯苓,柏子仁,砂仁,石菖蒲,遠志各6克,木香10克.上藥水煎20~30分鐘,去渣取液,放入沐盆中,兌適量溫開水,水面以超過足踝力度,水溫保持在39℃左右,沐足20~30分鐘,每日1次.補氣血,養心腎,健脾胃.適用于氣血不足,脾胃虛弱,怔忡健忘,頭昏目眩等癥.驗方十九枸杞子20克,當歸身,川芎,白芍,熟地,人參,白術,白蒺藜,炙甘草各9克,大棗10枚,生姜20克.以上諸藥水煎2次,混合,待水溫適宜,沐足,每次10~20分鐘,每日1次.補益氣血.適用于氣血不足引起的諸虛病癥,體質素屬氣怯氣弱而無明顯癥狀者常用本驗方沐足可起到保健強身之功效.驗方二十五味子,茯神,三七,川芎各8克,當歸,黃芪各12克,五加皮,白術各10克.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沐盆內,待水溫40℃左右時沐足20分鐘,每日2~3次.補益氣血,養心安神.適用于疲勞過度,久病體虛,失眠多夢,不思飲食,倦怠乏力等癥.驗方二十一當歸,枸杞子,生地黃,人參,蓮芯各15克,槐花,五加皮各8克,黑豆20克,何首烏12克,旱蓮草10克.上藥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倒入盆內,待藥溫適宜,浸泡洗雙腳.每日早,晚各洗1次,每次30分鐘,15天為一個療程.補氣養血,滋補肝腎,固斂精氣,強筋壯骨,烏須黑發.適用于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精氣不固所致的遺精,早泄,腰膝酸軟,倦怠乏力,須發早白,面色無華,早衰等癥.驗方二十二黨參,黃芪各12克,山藥,茯苓,扁豆,白術,甘草各8克,大棗5克.將上藥加水2000毫升,煎湯去渣,制成藥液,待水溫40~43℃時,洗沐雙足.每日2次,每劑用2~3次.補氣健脾,養血.適于氣虛無力,不思飲食,面黃肌瘦,血虛萎黃等癥.驗方二十三柏子仁,何首烏,肉蓯蓉各15克,牛膝10克.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沐盆內,待水溫40℃左右時沐足20分鐘,每日2~3次.益氣血,補五臟,悅顏色.適用于氣血不足,心慌氣短等.驗方二十四當歸24克,黃芪,白芍各12克,白術8克.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沐盆內,待水溫不覺熱燙時沐足20分鐘,每日1次.補血養氣.適用于內傷勞倦,脾虛泄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驗方二十五五加皮,全當歸各12克,白術8克,炙甘草,川芎各10克,人參5克,沙蒺藜9克,生地黃15克,紅棗6克.以上諸藥水煎2次,混合,待水溫適宜,沐足,每次10~20分鐘,每日1次.可以長期使用.補氣和血,調脾胃,悅顏色.適用于氣血兩虛,面黃肌瘦,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驗方二十六桑白皮,黃芪,杏仁各12克,知母,甘草,浙貝母各8克,何首烏15克,肉蓯蓉6克,牛膝10克.上藥用水煎煮,去渣后浸洗雙足,每次30~60分鐘,水涼后熱一熱再洗,每日一次,連用數周.益氣清肺,補中益元.適用于氣血不足,心慌氣短等.
2016-01-25 15: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