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13個月了,晚上總是到11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我家寶寶13個月了,晚上總是到11點半左右才能入睡,早上我7點半起來,他也和我一起醒,平時沒有不正常的表現,白天睡的也不多,有時一天也就睡一覺,2個小時左右,有時上午一覺,下午一覺總計也是倆小時左右。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晚上這么睡覺好么?總覺得寶寶睡眠太少。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充足的睡眠是寶寶健康的保證。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大腦發育。但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充足睡眠的標準是不一樣的。10到16個小時,都屬于正常的范圍。一般說來,判斷孩子睡眠是否充足的簡單方法就是觀察孩子的情緒。睡眠不足的孩子情緒不好,食欲不振,容易啼哭,身體發育緩慢。如果你的孩子精神很好,我想你沒有必要過于擔心。只要孩子體重、身高增長正常,而且精神好就不必太在意,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寶寶晚睡,最好九點之前讓他睡覺,如果太晚需要調整,白天陪寶寶多玩耍,把他的精力耗費掉,這樣晚上會睡得好一些。睡眠時間比一般嬰兒短的短睡型嬰兒來說,如果父母認為他每天應睡多少多少個小時,在其毫無睡意的情況下強迫睡眠,孩子就有可能被塑造出無法安心入睡的傾向。嬰兒的生活規律違背了其自身的生物鐘,結果會使他覺得睡眠是一種負擔而害怕睡眠,父母愈強迫愈難以入睡,即使長大了也有睡眠困難或睡眠障礙的傾向,這對于嬰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因此,嬰兒只要睡眠有規律,覺醒時精力充沛、情緒輕松、愉快即可,而不能以睡眠的時間長短來判定嬰兒生活是否正常,更不能在嬰兒毫無睡意時強迫其睡眠。1、創造安睡的好環境●避免喧鬧、嘈雜,不要在孩子的睡房里看電視,以免他們不愿意上床睡覺或難以入睡。●室溫要適中,保持在20℃-24℃左右,過低、過高或保暖過度,會使他們不舒服而不能很快進入沉睡中。●應關燈睡眠,避免強烈光線刺激,提供床要軟硬合適,過軟的床會影響孩子脊柱和骨骼發育;過硬的床可使孩子睡不踏實。●選可調節小床,高度最好與媽媽的大床在同一水平面或略低,以便為媽媽護理嬰兒睡眠提供方便。2、培養按時睡眠習慣●孩子的氣質與睡眠有密切關系。有些孩子睡眠很有規律,總是在晚上一個固定的時間睡覺,又在早上一個固定的時間醒來,對這些孩子父母只要按照他們的睡眠規律安排就可以了。●有些孩子喜歡早睡早起,就是晚上睡得晚了早上仍可早醒,這種睡眠類型很少見,較多的孩子是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對這種孩子不能遷就,尋找不肯上床睡覺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讓他盡早上床。例如,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因看電視、工作、娛樂等拖延睡眠時間,使孩子也不肯上床睡眠。●有的家長晚上放縱孩子,使他們的情緒過于興奮,不愿意上床睡覺。應當注意的是,父母要逐漸掌握孩子要睡眠的表現,最好在他們剛一發困時就要讓上床,不要等很累了才去睡,這樣就逐漸培養起孩子按時入睡的習慣。●一旦建立了按時入睡的習慣,就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輕易破壞建立起來的睡眠規律。3、做好睡前準備●做好入睡前準備,使他們意識到“我應該睡覺了”。這些準備活動對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喜歡在睡前洗個熱水澡,使全身放松、舒適,然后換上舒適、寬松的睡衣,那么父母就一定要這樣去做。給小嬰兒換上干凈尿布,放入睡袋中,避免踢掉被子受涼,且也會讓他們感到很舒服。寒冷冬天不能每天洗澡時,可在睡前洗腳、洗臀部、洗臉、刷牙等。●不要讓孩子睡眠中感到饑餓,睡前喂點牛奶、酸奶、小零食等,較大的孩子可在碗餐時吃一些固體食物,如干飯、稠一點的面條、蛋炒飯等。但也不要過飽,否則同樣會使孩子睡不沉。●不要讓孩子精神太興奮,如睡前逗引、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講刺激性故事、玩太興奮游戲等。可經常在入睡前播放一些輕松、優雅的音樂,形成睡眠條件反射,使孩子一聽到音樂就有了睡覺意識。4、做好睡眠中的護理●從孩子的身心需求來說,最好讓他們與父母同睡一床,有些孩子在身心健康方面依賴于父母與他們的身體密切接觸。研究表明,一直被親近、摟抱的新生兒,比那些總是被放在床上的孩子乖巧、哭鬧少。●睡眠過程是一個淺睡和熟睡交替的過程。在淺睡眠的過程中,各種原因如聲音、房間過冷、過熱或饑餓、大小便等,都可能會使孩子頻繁翻身、哭鬧,但這不一定是疾病引起,只要稍微拍拍或摟緊,使他們感到爸爸、媽媽在旁邊照顧我,內心有了安全感,減輕恐懼心理,就會很快入睡,父母不必過多擔心。●一些孩子在夜間哭鬧,是饑餓、大小便或身體冷暖不適等原因引起,父母應當及時發現,并做出適當的處理。
2016-01-26 07: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