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由炎癥、感染、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關節炎性病變,屬風濕學科疾病。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中醫對于關節炎治療的傳統理論認為“風寒濕邪,痹阻經脈,致使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中藥治療一般是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的,中藥是結合了針灸與藥物的原理,具有不錯的療效。
2016-01-26 18: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該病只能用藥物治療控制病情,如非甾體抗炎藥物治療效果不錯,不易根治
2016-01-26 17: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如果是有關節炎的情況是應注意看看是不是有風濕等情況引起還是可以用點調節免疫力的藥物治療看看的
2016-01-26 15: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風濕性疾病多為慢性病,治療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關節、臟器的功能,解除有關癥狀。一、藥物治療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藥。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下:(一)非淄體抗炎藥此類藥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臨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二)慢作用抗風濕藥此類藥物多用于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對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三)細胞毒藥物此類藥物通過不同途徑產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環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們往往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和血管炎的二線藥物,副作用雖較多且較嚴重,但對改善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四)腎上腺皮質激素本類藥物是強的抗炎、抗過敏藥物,明顯地改善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這些疾病。其眾多的副作用隨劑量加大及療程延長而增加,故在應用時要衡量它的療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選用。二、外科療法包括不同的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的置換、滑膜切除等。手術不能治愈疾病職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三、其他治療包括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是本類疾病綜合治療的不可少的部分。
2016-01-26 05: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