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腫瘤癥狀
我的一個好朋友患有腎上腺腫瘤這種病,這幾天去看望他,感覺他挺痛苦的,我也比較還害怕,請問醫生腎上腺腫瘤這種病早期都有什么癥狀,我也可以預防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其主要癥狀為高血壓喝基礎代謝的改變:高血壓可為陣發性,也可為持續性,或持續性高血壓陣發性加劇。持續性者平時常有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跳心慌、視覺模糊、精神緊張、焦慮、怕熱等。陣發性者突然劇烈頭痛、心悸胸悶,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患者有瀕死的感覺。此時若測血壓可達40.OkPa(200~300㎜Hg),約半小時左右后可能自行緩解。恢復后,一如常人。以后遇到某種刺激再次發作。逐漸發作次數更頻,間隔期縮短,情況也漸重。發作刺激未必很強烈,有在漱口刷牙時或夢中發作驚醒、大汗,有瀕死感者。也有腫瘤巨大、血壓高而從無發作癥狀的,或無腫塊、未發作,因治其他病手術中死亡的。所以有此種癥狀的病人應及早檢查、診治。
2016-01-27 04: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感謝您的支持和信任。腎臟壓迫或腎功能影響下會出現腫脹現象,也可表現為:貧血、乏力、消瘦、發熱等。調節人體內分泌功能,促進患者的機體康復。保持好樂觀的心態。
2016-01-27 00: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上腺是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因為其位置與腎臟關系密切,手術處理在傳統上有泌尿外科負責。腎上腺腫瘤主要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兩大類,前者系指瘤體具有內分泌功能。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均可發生腫瘤,會引起內分泌功能變異者稱為功能性腫瘤,不引起內分泌功能改變者稱為非功能性腫瘤。主要有以下幾大類:1.皮質醇增多癥主要有慢性糖皮質激素增多導致一組臨床表現: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糖尿病傾向、性功能異常、月經紊亂、精子減少等。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約一半以上有癌腫引起,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表現明顯,也提示癌腫可能性大。2.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血壓逐漸升高,降壓效果不佳,并有低血鉀和堿中毒表現(肌肉無力、肌麻痹、心律失常、手足搐搦、痛性肌痙攣等)。3.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大量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物質可以引起血管收縮、心跳增快,從而引起陣發性高血壓,并伴有劇烈頭痛,皮膚蒼白尤其是臉色蒼白,心跳過快,四肢及頭部有震顫,出汗,無力,有時可有胸悶氣急,惡心嘔吐。4.非功能性腫瘤包括轉移瘤、血腫、囊腫等。一、概述發生在腎上腺的腫瘤為腎上腺癌,分為腎上腺皮質腺瘤、腎上腺皮質癌和腎上腺髓質腫瘤等。腎上腺是腎臟上方的腺體,和腎臟一樣,也有2個,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腎臟上方。左腎上腺為半月形,其上鄰為脾臟;右腎上腺為三角形,上鄰為肝臟。腎上腺對人體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內分泌器官,它能分泌4大類、數十種激素,經過血循環運送到人體的各個組織臟器,發揮其特定的生理效應。二、病理腎上腺皮質位于腎上腺的外側部,包繞著髓質。皮質的體積約占整個腎上腺的90%。由外向內分3層,最外層為球狀帶,約占全皮質的15%;中間層為束狀帶,此帶最厚,約占全皮質的78%;里層為網狀帶,僅占皮質的7%,最薄。腎上腺髓質在腎上腺的中間部位,僅占腎上腺的10%左右。髓質細胞的形態不一,由于在用含鉻的液體處理髓質細胞時,發現這些細胞中的顆粒可著色,故稱其為嗜鉻細胞。腎上腺皮質的3個帶及髓質共有4類內分泌細胞,在這塊不大的天地里各自分泌不同的激素,肩負不同的使命。(一)腎上腺皮質腺瘤腎上腺皮質腺瘤與局灶性結節性增生的病變相似,兩者可以并發。腺瘤通常是單側單發性,并有薄層包膜,對周圍組織有壓迫現象,為鑒別的主要點。大小直徑為1~5cm,切面黃色,有時呈紅褐色,鏡下多為類似束狀帶的泡沫狀透明細胞,含有豐富類脂質,有時由類脂含量少的嗜酸性細胞構成,或者兩種細胞混合存在。瘤細胞排列成團,由含有毛細血管的少量間質分隔。部分腺瘤為功能性,可引起醛固酮增多癥或Cushing綜合征,在形態上與非功能性腺瘤沒有區別。(二)腎上腺皮質癌腎上腺皮質癌(adrenocorticalcarcinoma)甚少見,一般為功能性,發現時一般比腺瘤大,重量常超過100g,呈浸潤性生長,正常腎上腺組織破壞或被淹沒,向外侵犯周圍脂肪組織甚至該側腎。小的腺癌可有包膜。切面棕黃色,常見出血、壞死及囊性變。鏡下分化差者異型性高,瘤細胞大小不等,并可見怪形核及多核,核分裂像多見。常轉移到腹主動脈淋巴結或血行轉移到肺、肝等處。分化高者鏡下像腺瘤,如果癌體小又有包膜,很難與腺瘤區別,有人認為直徑超過3cm者,應多考慮為高分化腺癌。(三)腎上腺髓質腫瘤腎上腺髓質來自神經嵴,原始細胞為交感神經母細胞,以后分化為神經節細胞及嗜鉻細胞,因此可形成神經母細胞瘤、神經節細胞瘤及嗜鉻細胞瘤。嗜鉻細胞瘤(phenochromocytoma)80%~90%發生于腎上腺髓質,絕大部分為單側單發性,偶爾見于雙側,90%為良性,好發于30~50歲。腫瘤細胞可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以去甲腎上腺素為主,偶爾也分泌多巴胺及其他激素,故臨床主要有兒茶酚胺過高的癥狀,表現為血壓增高,多呈間歇性發作,并伴有頭痛、發汗、末梢血管收縮、脈搏加快、血糖增高、基礎代謝上升等癥狀。肉眼觀,大小不一,平均100g左右,甚至可達2000g,有包膜,切面灰紅色、灰褐色,常見出血、壞死、囊性變及壞死灶。鏡下嗜鉻細胞為大多角形細胞,形成細胞索或細胞巢,可有不同程度的多形性,有時出現巨細胞,瘤細胞胞漿內有大量嗜鉻的微細顆粒;電鏡下,顆粒有包膜,電子致密度低者含有腎上腺素,而包膜不清楚電子致密度高者含有去甲腎上腺素,用免疫組化方法亦可顯示。間質主要是血竇。良、惡性腫瘤在細胞形態方面無截然界限,包膜被侵犯并不能作為惡性的肯定證據,但如有周圍組織浸潤及轉移,則屬惡性無疑。腎上腺外嗜鉻細胞瘤多為多發性,位于主動脈兩側副節細胞分布處,常稱為副節細胞瘤(paraganglioma)。本瘤好發于10~20歲,多數為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的一部分,40%為惡性。三、癥狀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均可發生腫瘤,會引起內分泌功能變異者稱為功能性腫瘤,不引起內分泌功能改變者稱為非功能性腫瘤。醛固酮癥主要由皮質腺瘤引起。最主要的癥狀為高血壓,一般為中度增高。第二類癥狀為肌無力或麻痹、感覺異常。第三類癥狀是多尿、夜尿、煩渴。皮質醇癥多由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腫瘤引起,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中心性肥胖,而四肢瘦,多血質和紫紋。疲倦、衰竭、腰背痛;高血壓;多毛、脫發、痤瘡;性功能障礙,閉經或月經減少。性腺異常癥由皮質腫瘤引起,分為生殖器增大早熟癥、女性假兩性畸形,女性男性化。嗜鉻細胞瘤的主要癥狀為高血壓和代謝的改變。發作性高血壓增高,伴心悸、氣促、頭痛、出汗、精神緊張、四肢發涼震顫。腎上腺非功能性腫瘤主要從皮質或髓質的間質細胞發生,主要有非功能性皮質腺瘤和腺癌、神經母細胞瘤、節細胞神經痛。四、常見治療手段手術是目前唯一的治療腎上腺皮質癌的方法。另外,用火箭冷凍技術、后腹腔鏡手術和氬氦刀等方法治療腎上腺腫瘤均有一定突破。五、擴散與轉移腎上腺皮質癌術后復發率較高,有報告對復發的腫瘤再次手術治療,其平均生存時間(15.8±14.9個月)比未手術組(3.2±2.9個月)明顯延長。一般認為再手術時癌細胞難以暴露,存在已轉移的可能,完整切除的機率很小,因此再手術的意義尚難肯定。六、預后腎上腺皮質癌惡性度高、預后較差,自然病程很少超過1年。以上是對“腎上腺腫瘤癥狀”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26 16: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可以手術治療,也可以采用傳統中藥保守治療,或者手術后采用有效的傳統中藥鞏固治療。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藥有非常獨到的治療方法,建議你用傳統中藥蟲草、豬苓、明黨參、桑寄生、青陽參、香菇、紅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術、八月札、知母、片姜黃、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補骨脂、獨活、石菖蒲、仙鶴草、大薊、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當歸、土鱉蟲、青黛、肉桂、苦參、金精粉、葫蘆巴、白癬皮、赤芍、山豆根、遠志、澤瀉、金銀花、烏術粉、制鱉甲、連翹、紫草、桃仁、三七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其功效能在短期內縮小腫塊,控制轉移、減輕痛苦、穩定病情、療效顯著,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甚至達到臨床徹底治愈的目的。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6-01-26 13: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一般腎上腺腫瘤患者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中心性肥胖,而四肢瘦,多血質和紫紋。疲倦、衰竭、腰背痛;高血壓;多毛、脫發、痤瘡;性功能障礙,閉經或月經減少等,如果病情建議趕緊治療。
2016-01-26 12: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