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做響,一周歲發現,檢查說是習慣性脫位,還在治療期。我們在21月個開始上石膏,3個月后換支架。已經過了6個月,昨天復查說位置好的,在戴6個月復查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描述的情況考慮習慣性的脫位一般只由于外傷導致的問題的,而且一般是兒童。這個只要能夠治療,那么就不算治療晚的,需要積極的配合治療才行,復查的時候情況好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預兆了,所以不必太過擔心,同時也要繼續注意孩子不要劇烈運動等問題,避免造成嚴重的后果。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強調早期治療,嬰幼兒期治療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后治療,即使非常成功,致35歲后將發生髖關節痛,建議去當地骨科最好做下測量和檢查,看看復位效果怎么樣,另外看看有無髖臼發育不良。
2016-01-27 11: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保守治療方案:1.Pavlik支具:使用于0-6月的嬰兒,通過治療90%的患兒可以得到治愈。行吊帶治療后每周復查X光片并有醫師調整支具,觀察股骨頭及髖臼對位情況,如果復位成功,通常繼續佩戴,持續時間為發現髖脫位月份*2。如果3-4周后仍沒有復位則放棄吊帶,改行下一步治療方案。2.閉合復位+內收肌松解切斷+改良蛙式石膏固定術:適用于6-18月的未經過治療或0-6月行pavlik吊帶治療失敗的患兒。全麻后在C臂透視下行髖關節腔造影,將股骨頭復位至髖臼內,同側內收肌切斷后將髖置于外展位,保持股骨頭不脫位,于髖關節外展90度,屈曲100度的位置給予石膏固定治療。術中根據髖關節造影檢查分三型A、B、C。并檢查髖關節復位安全角度,安全角度小于20度或髖關節造影C型患兒立即行內側入爐開放復位手術。術后處理:術后6周再次入院更換石膏,將股骨頭與髖臼對位更加貼服的位置給予石膏固定,持續固定12周。如果閉合復位失敗或再脫位情況出現,則行下一步治療方案。3.切開復位術:手術指征:閉合復位失敗、髖關節造影C型、復位安全角度小于20度。手術可采用內側或前外側入路:切斷內收肌、髂腰肌后,切開關節囊,將囊內容物清理干凈。直視下進行髖關節復位。術后進行MRI檢查證實復位效果。6周更換石膏,持續固定12周。但即使這樣仍有1/3的髖關節需要進行骨盆截骨。4.髖關節開放復位+骨盆截骨+石膏外固定術:適用于年齡小于2歲,或閉合復位失敗的患兒。骨盆截骨方式多種:包括:Salter截骨、Pemberton截骨、Dega截骨等,其目的均為增加股骨頭覆蓋。目前對各類型截骨方式各有爭議。我中心推薦采用Pemberton骨盆截骨方式治療DDH。術后行外展石膏固定3月。5.髖關節開放復位+骨盆截骨+股骨截骨+石膏外固定術:適用于年齡大于2歲,或閉合復位失敗的患兒。股骨短縮旋轉截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糾正股骨前傾角度。使髖臼與股骨頭更好的覆蓋,術后行外展石膏固定3
2016-01-27 05: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保守治療方案:1.Pavlik支具:使用于0-6月的嬰兒,通過治療90%的患兒可以得到治愈。行吊帶治療后每周復查X光片并有醫師調整支具,觀察股骨頭及髖臼對位情況,如果復位成功,通常繼續佩戴,持續時間為發現髖脫位月份*2。如果3-4周后仍沒有復位則放棄吊帶,改行下一步治療方案。2.閉合復位+內收肌松解切斷+改良蛙式石膏固定術:適用于6-18月的未經過治療或0-6月行pavlik吊帶治療失敗的患兒。全麻后在C臂透視下行髖關節腔造影,將股骨頭復位至髖臼內,同側內收肌切斷后將髖置于外展位,保持股骨頭不脫位,于髖關節外展90度,屈曲100度的位置給予石膏固定治療。術中根據髖關節造影檢查分三型A、B、C。并檢查髖關節復位安全角度,安全角度小于20度或髖關節造影C型患兒立即行內側入爐開放復位手術。術后處理:術后6周再次入院更換石膏,將股骨頭與髖臼對位更加貼服的位置給予石膏固定,持續固定12周。如果閉合復位失敗或再脫位情況出現,則行下一步治療方案。3.切開復位術:手術指征:閉合復位失敗、髖關節造影C型、復位安全角度小于20度。手術可采用內側或前外側入路:切斷內收肌、髂腰肌后,切開關節囊,將囊內容物清理干凈。直視下進行髖關節復位。術后進行MRI檢查證實復位效果。6周更換石膏,持續固定12周。但即使這樣仍有1/3的髖關節需要進行骨盆截骨。4.髖關節開放復位+骨盆截骨+石膏外固定術:適用于年齡小于2歲,或閉合復位失敗的患兒。骨盆截骨方式多種:包括:Salter截骨、Pemberton截骨、Dega截骨等,其目的均為增加股骨頭覆蓋。目前對各類型截骨方式各有爭議。我中心推薦采用Pemberton骨盆截骨方式治療DDH。術后行外展石膏固定3月。5.髖關節開放復位+骨盆截骨+股骨截骨+石膏外固定術:適用于年齡大于2歲,或閉合復位失敗的患兒。股骨短縮旋轉截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糾正股骨前傾角度。使髖臼與股骨頭更好的覆蓋,術后行外展石膏固定。
2016-01-26 17: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較常見的髖關節畸形。特點是嬰兒在出生時,多數為部分或少數全部股骨頭脫出髖臼。病變累及髖臼、股骨頭、關節囊和髖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本病有兩種類型,即典型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和畸胎性髖關節脫位。后者極少見,為胚胎器官生長時的畸形性疾病,常合并其他部位畸形如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癥,先天性脊椎半椎體畸形等。典型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變,輕者僅為髖關節松弛、不穩,重者有半脫位或完全脫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