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黃疸
患者年齡:初生20天問題描述:出生20天寶寶黃疸沒退,抽血檢查后總蛋白54.56g/L60.0-85.00白蛋白36.59g/L35.0-55.00球蛋白17.98g/L25.0-35.00總膽紅素310.27umol/L3.40-23.00直接膽紅素8.30umol/L0.00-7.000間接膽紅素有301.98umol/L2.00-17.00谷草轉氨酶52.76U/L5.00-50.00r-谷氨酰轉肽酶110.34U/L5.00-40.00總膽汁酸35.61umol/L0.10-20.00醫生說要住院,但也沒明確說出原因只說是病理性黃疸,我想知道是不是很嚴重?這種情況一般是什么引起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如何識別新生兒常見的病理性黃疸1.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黃疸 (1)新生兒敗血病,新生兒肺炎,新生兒化膿性腦炎均可出現黃疸,都有相應疾病的臨床癥狀。 (2)新生兒肝炎,多數因病毒通過胎盤傳給胎兒或通過產道時被感染,常見巨細胞病毒,乙肝病毒,這些病黃疸出現的晚,常伴有消化道的癥狀,肝臟腫大等。2.非感染性疾病: (1)新生兒溶血病,黃疸出現的早而且重,進展的快(可見“新生兒溶血病”)易發生膽紅素腦病。 (2)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退的慢,生后2-3周達到高峰,1-4個月降到正常,但食奶好,體溫正常,生長發育良好。(3)膽道閉鎖:黃疸出現的晚,尿色深,大便轉白,皮膚黃的發綠,最后死于肝功能衰竭。中藥:陽黃治宜清熱利濕,用茵陳蒿湯加減。基本方:茵陳15g,茯苓、山梔各6~9g,大黃1.5~3g,薏苡仁10g。 陰黃治宜健脾溫陽利濕,用茵陳術附湯加減。基本方:茵陳15g,白術、茯苓各6g,澤瀉9g,附子3~6g,干姜、甘草各3g;口干便秘發熱加龍膽草3g,黃連、黃柏各3~6g;納呆惡心加陳皮、半夏、竹茹各6~9g;大便稀薄加黨參、山藥各6g。口干苔黃厚膩為有濕熱,一般屬于陰黃轉入陽黃者,應去干姜、附子,加梔子、黃柏、金錢草、車前草各6g;肝脾腫大加郁金、延胡素、當歸、鱉甲、三棱、莪術各3~6g。危重黃疸治宜清熱解毒為主,用茵陳蒿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基本方:茵陳15g,梔子、黃連、黃芩、黃柏各3~6g;熱重便秘者加大黃1~3g;昏迷抽搐加安宮牛黃丸;出血者加生地、水牛角各6g,丹皮、赤芍各3~6g。均每日一劑水煎服,不能口服者鼻飼管給藥。7日為一療程,療效不明顯時繼續第二個療程。 西藥:(1)地塞米松每天0.1~0.2mg/kg體重,加入10%葡萄糖內靜脈滴注或口服強的松2~3mg/kg口服,好轉后減量7天為一療程,一般1~3個療程。(2)魯米那每天5~8mg/kg,連服7天。(3)尼可剎米每天60mg/kg,分3次口服,療程同魯米那,每天1g/kg。或用血漿25~30ml每日1~2次,療程為5~7天。 用藥指南:茵陳蒿湯為治陽黃之專方,方中茵陳能清利濕熱退黃,有顯著的促進膽汁分泌作用,配以梔子瀉火逼利三焦;使濕熱從小便而出;有解熱鎮靜和利膽抗菌作用,大黃滌腸胃濕熱,使濕熱從大便而下。茵陳術附湯為治陰黃之專方,方中白術用以補脾益氣燥濕利水,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之作用;附子回陽救逆,溫中止瀉,澤瀉利水滲濕;黃芩清熱燥濕,具有解熱利尿、抗菌、抗病毒鎮靜等作用;黃連清熱燥濕解毒,有效成份黃連素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血漿或白蛋白,可增加與膽紅素的結合,減少未結合膽紅素的游離,使其不易進入細胞內。激素能活躍肝細胞內的酶原系統,消除肝細胞腫脹,有抗炎、抗病毒、抗休克及促進癥狀緩解的作用。苯巴比妥及尼可剎米均為酶的誘導劑,能誘導肝細胞微機體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加速膽紅素的結合,二者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苯巴比妥能增加r球蛋白,促進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采用中西結合治療該病,能夠標本兼治,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請遵醫囑進行治療!
2016-01-27 06: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應該化驗膽紅素看看如果高積極治療
2016-01-27 04: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一般新生兒出生在三四天出現黃疸的,在十天左右就退了,如果不退,并且持續黃,孩子大小便有影響的話,考慮是病理性的.
2016-01-26 19: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的黃疸,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與病理性兩種,建議你看醫生評估一下是哪一種,
2016-01-26 17: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能排除.建議服用茵梔黃口服液.
2016-01-26 13: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