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額顳部良性蛛網膜下稍增寬
,腦門寬大,4cm到5cm左右,以Topogram片為定位標志,行頭顱橫斷位平掃,層厚5mm,層距5mm,腦實質密度正常,未見明顯異常密度影及占位病變.雙側額顳部蛛網膜下腔及前縱裂池稍增寬.余腦室,腦池系統及腦溝的形態大小和位置未見明顯異常,中線結構居中治療情況無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嬰幼兒期額葉或額頂葉對稱性蛛網膜下腔(腦外間隙)在一定范圍內的增寬可以是一種生理現象.判斷蛛網膜下腔正常范圍的標準:額頂區大腦皮層表面與顱骨內板之間的寬度正常為0~4mm,縱裂前部寬度正常為0~5mm.有研究認為嬰兒及新生兒腦外間隙較寬呈現小→大→小的演變規律.新生兒無腦周間隙及腦溝可見,僅可見到窄小的縱裂.2~12個月的嬰兒腦外間隙(蛛網膜下腔)可明顯增寬,以2~6個月最明顯,至2歲左右絕大多數小兒腦周間隙及腦溝消失,僅有較窄的縱裂.有作者認為腦外間隙明顯增寬的原因系由于腦脊液產生吸收在發育過程中一時性失衡和生后數月顱骨發育比腦組織發育快所致,另外隨著腦白質髓鞘化,從出生到6個月內腦組織含水量急劇下降,腦容積縮小之后;神經細胞又再增殖,腦容積又增大;也可能是造成腦外間隙擴大,其后又逐漸縮小的一個原因,這是生理性的變化.由此可見嬰幼兒額葉或額頂葉蛛網膜下腔(腦外間隙)在一定范圍內增寬診斷腦積水是錯誤的.建議您去當地大醫院檢查然后進行下一步的治療!!祝您康復
2016-01-27 11: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這個很不好說,這個診斷只是描述,并不能定義什么,你所能做的就是密切觀察孩子的發育和精神狀況,定期隨訪吧建議您去當地大醫院檢查然后進行下一步的治療!!祝您康復
2016-01-27 09: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雙側額顳部蛛網膜下腔及前縱裂池稍增寬,需要看患者的年齡大小,以及患者是否患有基礎病,如果年輕患者,亦無任何基礎病,可以考慮為生理變異如果年齡稍大,又有相關基礎病,則考慮為輕度皮層腦萎縮。均無實際臨床意義,無需特殊處理,亦不會產生任何臨床癥狀。
2016-01-27 04: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雙側額顳頂部蛛網膜下腔增寬,縱裂增寬,腦實質內未見明顯異常密度,腦灰白質分界清,腦室無受壓,中線結構居中,建議復查建議您去當地大醫院檢查然后進行下一步的治療!!祝您康復
2016-01-27 04: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