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關節病能治好嗎
導致骨關節炎的原因會有哪些?之前撞傷肘部,會變成骨關節炎嗎?好怕!我很想了解一下這個疾病是怎么發病的,有什么癥狀,我因為是先天性脊髓空洞,所以很害怕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治療措施 ①病變關節,上肢避免用力工作,下肢盡量減輕負重。②破壞較重關節(如膝、肘和脊柱部位)可用支架保護。③足部病重且潰瘍不愈者可作截肢術。青壯年病人膝、踝關節破壞嚴重者可作關節融合術,不過鄰近關節可再發生此病。減少活動和支架保護是多用的有效方法。
2016-01-27 12: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雖然大多數關節都可受累,但膝關節受累約相當于所有其他關節發病的總和。受累關節的分布情況主要決定于原發病。運動性共濟失調時累及膝關節,髖關節,糖尿病時累及足部關節;脊髓空洞癥最常累及上肢關節,尤其是肘關節和肩關節。常常為單關節受累,(除足部小關節外)很少超過二個或三個關節,并呈不對稱分布。 患有相應神經病的患者同時發生了破壞性但卻相對無痛的關節病,應該考慮到本病。一般從神經病變發生到出現關節病之間常可隔數年。 X線所見為伴有滑膜滲出的關節膨大和關節面不全脫位。通常能見到骨端硬化,但在晚期破壞性病變中也可能看不到。骨骼畸形,并在鄰近皮質的地方有明顯的新骨形成。這種新骨形成開始發生在關節囊內,然后常常向上擴展到長骨骨干。軟組織偶可出現骨化和鈣化現象,然而這種現象可能是暫時的,甚至軟組織廣泛鈣化在隨后拍攝的X線照片上也可能消失。關節邊緣可見到形狀不規則的巨大骨贅,脫落后形成大量關節內游離體,此為本病特征性改變。脊柱受累的X線表現(即特征性的“鸚鵡嘴”樣骨贅),就是在缺乏局部臨床癥候的情況下也十分常見。 并發癥有化膿性關節炎和毗鄰組織結構受壓(如血管,神經或脊髓)。當出現周身不適,發熱等用局部體征難以解釋的全身癥狀時,即應抽取滑膜液進行培養。
2016-01-27 07: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建議找中醫辨證用中藥治療。
2016-01-27 05: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神經性關節病早期表現常與骨關節炎相混淆。一般有些疼痛,滲出明顯(常為出血性),關節不全脫位和不穩定等。此期病人有時會出現急性關節脫位。神經源性關節病遠比骨關節病進展迅速。從出現神經病變到發生關節病變之間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然而關節病變一旦發生即會迅速發展,在幾個月內造成整個關節徹底破壞。 神經性關節病嚴重的神經源性關節病,可有明顯的肥大或破壞性改變,或者兩種病變同時存在。疼痛往往缺乏或不太劇烈,不如根據關節破壞程度所預料的那樣嚴重。但是如果病情迅速發展,關節周圍出現骨折或有張力較大的血腫時,疼痛劇烈。骨的過度生長和滑膜液大量滲出導致關節腫脹。移位性骨折,關節表面破壞后的脫位,韌帶松弛和肌肉張力減退等,可造成關節畸形。骨折與骨的化生將使許多游離體(如軟骨或骨的碎片)脫落進入關節,導致關節面粗糙,產生摩擦,常常聽到的骨摩擦音往往令周圍人更為不快。用手觸摸關節時,感覺好像是"裝有幾塊骨頭的袋子"。
2016-01-26 20: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