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血壓癥狀患者性別
有關高血壓癥狀主要癥狀:高血壓引起的手足麻木,臉·腳浮腫,視力模糊發病時間:得病5年,第一次發病月前化驗檢查結果:原發性高血壓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位朋友你好,高血壓會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和并發癥.但只要嚴格控制血壓及預防其并發癥,是不用擔心的.高血壓病患者由于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引發全身小動脈硬化,從而影響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造成各種嚴重的后果,成為高血壓病的并發癥.高血壓常見的并發癥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腎病,周圍動脈疾病,中風,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壓的各種并發癥中,以心,腦,腎的損害最為顯著.根據病情合理使用降壓藥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對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以及防止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都有作用.降壓藥物種類很多,各有其特點,目前趨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數減少的長效制劑或劑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壓藥物有: 鈣離子拮抗劑,代表藥物為硝苯地平,對輕,中,重度高血壓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血壓越高,效果越明顯,但不降低正常血壓.因為可以擴張血管,所以尤其適用于有動脈硬化的患者.不良反應包括,由擴張血管引起的頭痛,面紅和踝部水腫;還可出現乏力和胃腸反應,故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利尿劑,常與其他降壓藥合用,以治療中,重度高血壓,尤其適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噻嗪類利尿劑使用最多,其不良反應主要有:高尿酸血癥,故痛風者禁用;腎功能不全者不宜應用.長期大量應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島素抵抗;血脂升高.其他類利尿劑還可導致電解質紊亂等.β—受體阻滯劑,代表藥物為美托洛爾.既可防治高血壓,又可治療心絞痛,特別是心肌梗死患者,可預防再梗死;青年人高血壓,心率快,心輸出量大,用藥后可明顯減慢心率,降低血壓;對舒張壓的降低比收縮壓更明顯,因此適合于治療單純舒張壓高的高血壓病人,或聯合其他類降壓藥來治療收縮壓,舒張壓均高的高血壓病人.不良反應包括,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因劑量過大而誘發心衰,哮喘;還可能會對血脂有影響.因為此類藥物可以減慢心率,使用時應嚴密監測,保證心率大于60次/分.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代表藥物為卡托普利.可明顯降低輕,中度高血壓;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對重度高血壓也有較好的降壓療效,尤其適用于血管狹窄的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刺激性干咳,發生率達5%—20%,可能與肺血管里某些物質增多,刺激咳嗽反射有關.血管緊張素Ⅱ受體1拮抗劑,代表藥物為氯沙坦,適合癥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相同,其突出的優點是,咳嗽的不良反應較少,藥物耐受性好.不同的降壓藥物,適合人群不同,選擇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2016-01-27 17: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生血壓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癥狀.此時被稱為緩進型高血壓.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部分癥狀不是由高血壓直接引起的,而是高級神經功能失調所致.
2016-01-27 16: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一般高血壓病的患者會出現頭暈,腳腫等情況,患者目前的血壓情況如何,目前醫生的治療方法都是合理的,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并注意血壓情況,平時注意低鹽低脂清淡飲食,適當的鍛煉,合理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的過度波動,血壓變化及時隨診。Ydt
2016-01-27 07: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患者的情況已經發生高血壓的并發癥了,要引起重視,高血壓的治療以是藥物治療為主,配合飲食調理,控制體重為輔.建議低鹽飲食《6克,低脂肪飲食.一定要要禁煙,酒,避免情緒激動,適當鍛煉,勞逸結合.有降壓作用的食物如芹菜,冬菇,紫菜,冬瓜,木耳,花生,洋蔥,苦瓜荸薺,大蒜,海參,蜂蜜,蓮菜,蘋果等,建議適當的多吃一些.定期復查,希望幫到你!ydd
2016-01-27 04: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特點的臨床綜合癥.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即高血壓病和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少見,而以高血壓病占絕大多數.高血壓病的發生與許多危險因素有關,其中較為重要的有鈉鹽攝入過多,飲酒,肥胖和長時間的精神高度緊張.高血壓是我國人群腦卒中和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其危害還包括可導致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發生.老年人的脈壓增大反映了動脈彈性降低,與總死亡,心血管病死亡,腦卒中和冠心病發病均呈顯著正相關.至于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與胰島素抵抗及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增高,可能與高血壓病并存而明顯加重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的損害.高血壓病通常起病緩慢,早期多無明顯癥狀.多數高血壓患者是偶然于體格檢查時發現血壓升高,少數患者則發生心,腦,腎等并發癥后才被發現.高血壓患者可有頭痛,眩暈,心悸,耳鳴等癥狀,但癥狀常不一定與血壓高水平相平行.高血壓藥物治療目的是減少并發癥腦卒中和心肌梗死.其治療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兩大類.非藥物治療即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煙,減輕體重,減少酒精攝入減少鈉鹽攝入,降壓藥治療就有好多一線藥物,醫生會根據你的其他指標量身選擇治療藥物.以上是對“有關高血壓癥狀患者性別”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27 00: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原發性高血壓? 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區、種族及年齡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不同。工業化國家較發展中國家高,同一國家不同種族之間也有差異,例如美國黑人的高血壓約為白人的兩倍。血壓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尤其是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較為常見。50年代以來我國進行的三次普查結果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1959年為5.11%,1979年為 7.73qb.1991年為11.88%,呈明顯上升趨勢,推算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約一億人,但與西方國家相比(平均15%~20%),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仍較低。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還顯示,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數民族地區患病率較高。男女兩性高血壓患病率差別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