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損傷
2010.8.23年出生的,六個月大時體檢發現腳站立時一點支撐力沒有,不能翻身,不會主動抓東西.2011.2.22年作核磁共振結果是:左、右額葉腦溝增寬。前縱裂、兩側外側裂較寬;腦實質內末見異常信號影。其余腦室及腦溝、裂、池對稱,形態、大小末見異常。腦中線結構居中。顱骨完整。診斷意見:腦外間隙增寬。(醫生說先打三個療程的腦活素和神經節苷脂)從23日開始打腦活素與神經節苷脂同時作高壓氧.25日打完針后在下午發現:突然雙手緊握拳頭向上舉著,面部僵強著,雙腳用力的交叉在一起,嘴巴張著還不停地哎呀哎呀地說個不停,一副十分緊張、不安的表情,抱起來哄哄約一分鐘后證狀消失.26.27日每天都發生十次左右,26日就能從仰臥到府臥,腳站立時能有明顯的支撐力.還不會主動去抓東西。從27日開始只打神經節苷脂了.(我們這的醫生認為是兩種藥水引起太激動了)28日和3月1日停止了打針去作24小時動態腦電在形圖,其結果是:腦電圖印象:清醒狀態:各導聯以4—6HZ/S20---60UVθ雜以2-3HZ/S20---50UVδ活動,兩側大致欠同步,調節差,基線不穩。睡眠狀態:1.可見紡錘波、睡眠周期。2.全部導聯未見棘波、棘—慢波發放。3.睡中顯示長、短程陣發高幅δ活動。地形圖分析:α能量:枕、頂區不占優勢,全頭平面功率為2—8級,左右基本對稱。δθ能量:枕、頂區能量呈限局性增高,功率為10—18級。結論:嬰兒異常腦電地形圖2日作了兒童智能測試結果是69分。意見與建議是:欠合作。拇指內收,無主動抓物,對物注視欠佳,留握不久,不能從府臥到仰臥,府臥雙前臂無自動支撐。本次測試提示兒童智能發肓商相當于四點三個月年齡水平,語言能力與實際年齡相符,其它能力相當三點五到四個月年齡水平。到那種緊張的證狀還出現了二、三次,情況沒有以前那么嚴重。又打了神經節苷脂。從一開始就每天作二十分鐘水療(游泳)還不會主動去抓東西。我們這的醫生還作一個月的運動療法和推拿按摩。醫生請我們這的醫生的治療方法好嗎?您有更好的指教嗎?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您的寶寶目前有發育落后、一些異常姿勢存在,是小兒的腦損傷,目前世界是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從您的描述,小寶寶已經接受了:神經節苷脂、PT、按摩、水療治療。這幾大塊也比較全面了。還得加上手功能訓練。如果能配合上中醫的針灸,可能療效會好一點。
2016-01-27 22: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考慮為腦性癱瘓[治療](一)治療原則1.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嬰兒運動系統正處發育階段,早期治療容易取得較好療效.2.促進正常運動發育,抑制異常運動和姿勢.3.采取綜合治療手段除針對運動障礙外,應同時控制其癲癇發作,以阻止腦損傷的加重.對同時存在的語言障礙,關節脫位,聽力障礙等也需同時治療.4.醫師指導和家庭訓練相結合,以保證患兒得到持之以恒的正確治療.(二)主要治療措施1.功能訓練.(1)體能運動訓練(physicaltherapy,簡稱PT):針對各種運動障礙和異常姿勢進行物理學手段治療,目前常用Vojta和Bobath方法,國內尚采用上田法.(2)技能訓練(occupationaltherapy,簡稱OT):重點訓練上肢和手的精細運動,提高患兒獨立生活技能.(3)語言訓練:包括聽力,發音,語言和咀嚼吞咽功能的協同矯正.2.矯形器的應用功能訓練中,配合使用一些支具或輔助器械,有幫助矯正異常姿勢,抑制異常反射的功效.3.手術治療主要用于痙攣型,目的是矯正畸形,恢復或改善肌力與肌張力的平衡.4.其他如高壓氧艙,水療,電療等,對功能訓練起輔助作用.
2016-01-27 19: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大腦細胞在出生3個月是發育的高峰,也是治療最佳時期你的小孩已經治療5個療程,現在的治療以按摩、游泳等為主,家長可自己完成醫生詢問:
2016-01-27 18: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孩子腦損傷我認為就是因為胎盤老化,羊水污染造成胎兒在宮內缺氧引起的新生兒腦損傷.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羊水污染的呢?1你自己檢查不及時,住院不及時,懷孕期間保健不到位2自己的身體情況.3醫生在檢查過程中不認真,沒有及時發現羊水污染4B超沒有查出胎盤及羊水的病變根據自己的情況分析原因
2016-01-27 17: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從以上情況來看,腦癱的可能性極小,不必過分擔心。 腦癱的診斷一般根據母親的妊娠史、新生兒病史、臨床表現以及結合運動評估所發現的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不難作出診斷。然而,由于不是所有的腦癱患兒均會在早期顯露出明顯的異常癥狀,特別是如果患兒僅僅是輕度受累,往往使臨床醫師難以在4個月之前,甚至6個月之前作出確切的診斷,少數患兒甚至進入學校后,從發現學習困難、精細動作笨拙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開始,才追溯病史,最后確立診斷。此外,對于腦癱的分類,在6個月之內或者稍遲些時候,尚缺乏準確性。特別是對于軟癱型患兒,往往令人難以判斷以后究竟會發展成哪一類。還有些早期被認為是痙攣型四肢癱的患兒,可能后來會變成痙攣型手足徐動型。另外,在早期對于腦癱嬰幼兒運動障礙及罹及的部位和程度也經常難以預測。例如:一些單肢癱的患兒隨著時間的推延,常會發現實際上是單側癱;還有一些早期診斷為單側癱的患兒,以后也可能會發現他們是四肢癱或雙側癱。這是因為受累較嚴重的一肢或一側肢體較早地呈現出病理狀態,從而掩蓋了較少受累的另一肢或另一側肢體的異常。
2016-01-27 15: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