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成因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您好,我做體檢,說是再生障礙性貧血,我的月經一來就是半個月,每月都來,我特別容易累,愛頭暈,做點事就全身無力。我想麻煩問一下,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怎樣治。我去醫院也沒查出什么,就說是貧血,讓補養就行。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方英 副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藥物因素、化學毒物、電離輻射、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治療和針對病因的治療。 1.藥物因素:部分藥物如氯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 2.化學毒物:長期接觸苯及其衍生物等化學毒物,會損害骨髓造血微環境和干細胞,引發疾病。 3.電離輻射:如 X 射線、γ 射線等,可損傷骨髓造血干細胞和造血微環境。 4.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微小病毒 B19 等感染可能影響造血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5.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異常導致造血干細胞受損,也是常見原因之一。 6.遺傳因素:雖然較為少見,但部分患者存在遺傳傾向。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因多樣,治療需綜合考慮。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血液科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并注意休息和飲食營養。
2025-03-31 17: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急,病情重,進展迅速. 1,感染:多數患者有發熱,體溫在38度以上,個別患者自發病到死亡均處于難以控制的的高溫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其他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膚感染等.感染的菌種以革蘭氏陰性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真菌為主,常合并敗血癥. 2,貧血:多呈進行性加重,蒼白,乏力,頭昏,心悸和氣短等癥狀明顯. 3,出血: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皮膚出血表現為出血點或大片的瘀斑,口腔粘膜有小血泡;可有鼻衄,齦血,眼結合膜出血等.所有臟器都可有出血,但只有開口于外部的臟器出血才能為臨床所查知.臨床上可見嘔血,便血,尿血,其次為眼底出血和顱內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出血部位由少增多,有潛表轉為內臟,常預兆會有更嚴重的出血.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是一組發病急,進展快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常伴內臟出血,嚴重感染,常危及生命,預后不良;在治療上予以清熱涼血解毒中藥,積極配合西醫學的成分血輸注,廣譜抗生素,丙種球蛋的,造血刺激因子等支持療法,或可配合免疫抑制劑治療,可挽救相當一部分患者生命.
2016-01-27 23: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出血是貧血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給予適當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經過多可用手術或荷爾蒙治療,再予以原因治療,貧血是可以治療的。營養缺乏:營養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發生的貧血,例如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細胞貧血及缺鐵性貧血,分別予營養來補充,貧血治療效果良好,但是引起營養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療效常不拘理想,即使一時見效,但停止予營養素補充,貧血很快復發。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癥能夠控制,貧血就能夠減輕。內分泌疾病給予矯正,貧血就可以減輕。慢性腎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癥及全身性紅斑性狼滄等造成之貧血,因為基本疾病之療效很差,除了輸血,貧血是很難減輕的。藥物誘發之溶血性貧血,在患者停止與藥物接觸之后,貧血大多能很快或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但某些藥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貧血,即使病因明確,患者也未再接觸之,患者也很難恢復或治療。這時如果以骨髓移植可以獲得治療的。
2016-01-27 22: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