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創奇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胃腸胰外科
-
巨結腸手術后出現脊髓圓錐低位污糞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情況,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神經損傷、腸道功能異常、術后并發癥、心理因素、生活習慣等。 1.神經損傷:手術可能影響相關神經,導致控制排便的功能減弱。治療上可采用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2.腸道功能異常:腸道蠕動和吸收功能可能出現問題。可通過調整飲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必要時使用促進腸道蠕動的藥物,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 3.術后并發癥:如感染、粘連等。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嚴重時可能需再次手術。 4.心理因素:患者可能因疾病產生心理壓力,影響排便控制。可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 5.生活習慣:不良的排便習慣也會加重癥狀。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加強鍛煉。 總之,對于巨結腸手術后脊髓圓錐低位污糞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調整措施。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5-03-31 13: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位患者朋友你好,先天性巨結腸是病變腸壁神經節細胞缺如的一種腸道發育畸形。術后大便次數多或失禁則需較長時間進行排便訓練。建議可先采用綜合性非手術療法,包括定時用等滲鹽水洗腸(灌洗出入量要求相等,忌用高滲、低滲鹽水或肥皂水),擴肛、甘油栓、緩瀉藥,并可用針灸或中藥治療,避免糞便在結腸內淤積。
2016-01-27 14: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脊髓圓錐低位有大小便功能障礙常見表現為尿潴留,排尿困難,尿失禁,小便次多,每次量較正常少等等;大便秘結、便秘,或失禁。對許多脊髓栓系綜合征患者,尤其是兒童,需要脊髓脊柱外科或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及矯形骨科共同的診療。醫生詢問:祝早日康復。
2016-01-27 11: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先天性巨結腸患者需注意什么 -
Q: 先天性巨結腸是由什么原因導致的 -
Q: 孩子三天未排便會是先天性巨結腸嗎 -
Q: 如何準確區分寶寶便秘與先天性巨結腸 -
Q: 先天性巨結腸如何應對? -
Q: 先天性巨結腸手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Q: 先天性巨結腸是怎樣形成的? -
Q: 先天性巨結腸屬于常見病嗎 -
Q: 先天性巨結腸一定要做手術治療嗎 -
Q: 先天性巨結腸的成因有哪些?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癥(congenital megacolon)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對本病做詳盡的描述,故也稱為Hirschsprung病(簡稱HD)。是一種神經峭細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遺傳病,是新生兒期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為4:1。本病有家族性發生傾向,有報道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