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肌肉萎縮伴有全身肌肉束顫
醫生您好!我今年21歲,是男生。記得應該是5年前左右無意間注意到自己的左手小拇指合不攏,以后也沒有再注意。去年感覺手有些抖,去看了醫生,發現是肌肉萎縮,這才注意到左手掌已經相對右手薄了很多,左手指間肌和左手大小魚肌都有明顯萎縮癥狀,但右手正常。當時看醫生的時候肌束振顫還很少發生,醫生診斷說不是運動神經元疾病。最近幾個月發現全身有間斷的肉顫現象,已經持續了3-4個月,尤其是四肢上的肌群顫動較為頻繁(有時腳趾也會顫動),有劇烈運動時肌束顫動會加重。但沒有劇烈運動時,有時也會有肌肉顫動現象。我想問問這是平山病嗎?希望有經驗的醫生能幫忙解答。謝謝您了。補充問題1:(2009-07-2920:18:07)我的描述是我所有的癥狀了。而且我去年在醫院所有檢測都作了,包括肌電圖,去看了很多大夫,有人說難確定,但是比較有名的一個說是良性的。不是運動神經元病。問題是當時我沒有肌肉顫動現象,可是這兩個月突然有了間斷但是頻繁的肉顫現象。所以我有點擔心。就想問問平山病友沒有全身(四肢)肌束顫動的現象。補充問題2:(2009-07-2920:18:11)我的描述是我所有的癥狀了。而且我去年在醫院所有檢測都作了,包括肌電圖,去看了很多大夫,有人說難確定,但是比較有名的一個說是良性的。不是運動神經元病。問題是當時我沒有肌肉顫動現象,可是這兩個月突然有了間斷但是頻繁的肉顫現象。所以我有點擔心。就想問問平山病友沒有全身(四肢)肌束顫動的現象。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病情診斷你所患之病可確診為多發性肌炎,屬神經性肌肉營養不良疾病,由于其病情是發病早期,屬神經功能性病理改變,所以確診非常困難.治療:營養神經增強免疫改善脊髓微循環的血運控制病情的繼發。興奮神經達神經的最佳調節功能支配輸送營養濡營養肌肉可獲得以改善和恢復。
2016-01-28 02: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這種情況可以服用安坦治療。
2016-01-28 00: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這個情況建議還是到醫院去采用中藥或是針灸進行治療為宜的呀
2016-01-27 22: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建議去作肌電圖等檢查,可能首先還是考慮支配肌肉的神經方面的問題所致。
2016-01-27 13: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洪順 醫師
江蘇省海濱康復醫院
二級
內科
-
運動神經的異位沖動產生臨床和肌電圖的肌肉活動,這些電位以孤立束顫的形式出現,作為持續性肌肉活動,以肌纖維顫搐及神經肌強直的形式出現,或者在暴發性單個肌肉收縮時以痙攣的形式出現,在近20年間,新的研究進展有助于建立束顫與痙攣和神經肌強直的聯系,并且已經確定了一般的病理生理機制.回顧性總結;目前的證據提示痙攣和束顫均主要起源于最遠端的神經末梢,在這部分的軸突,施萬細胞并不形成髓鞘,血-神經屏障是相對可滲透的,終末軸突有控制神經遞質釋放的受體,在某些壓力(外在因素條件)下,神經再支配(移植),離子失衡,運動神經病,或者藥理學對抗,異位沖動產生,并且產生可見的但偶發的束顫,其他情況包括肌肉縮短和脫水,產生更頻繁的局部束顫,并能突發痛性肌痙攣,最不常見的運動異位現象是,在多個運動神經元中,快速擴展重復出現的電位,導致成簇的束顫,包括肌纖維顫搐和神經肌強直,在神經肌強直和肌纖維顫搐綜合征發生中,血漿置換,卡巴西平和苯妥英鈉在選擇性病例中證明是有幫助的,最近的研究包含了毒物,自動免疫和遺傳機制.結論:這些發現表明運動神經過度興奮是臨床和實驗室研究的一個充實的課題,基于潛在機制的治療證明是有益的.
2016-01-27 10: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選擇性侵犯上下兩級運動神經元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病變范圍包括脊髓前角細胞、腦干后組運動神經元、皮質錐體細胞及錐體。臨床特點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萎縮、肌無力和上運動神經元(錐體束)損害的體征并存臨床上分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進行性脊肌萎縮癥、進行性延髓麻痹及原發性側索硬化。感覺系統和括約肌功能一般不受影響。最常見的MND類型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發病率約2/10萬,人群患病率(4~6)/10萬同90%以上為散發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歲起病,男性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