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怎么用藥?
我今年40歲,患高高血壓快10年了以前有頭痛以為是感冒,前幾年吃尼群地平片和卡托譜地。最近兩年吃網上買的中國中醫心腦血管病康復中心的五十六味腦心舒《清腦降壓膠囊》。但是血壓還是110-160。以前在醫院住了兩次查了也沒什么病,那時我懷妊,醫生最后說是原發性高血壓。現在晚上尿很多。請問我現在用什么藥更好些。謝謝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占娟 主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患者你好,目前,原發性高血壓的控制主要依靠藥物,常用的有6大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α1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醫生指導下服用降壓藥,定期測量血壓,血脂,血流變和心電圖。預防并發癥出現。增加運動、注意休息和低鹽飲食。多吃水果蔬菜,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保持適量鉀、鈣的攝入,減肥、戒煙和限酒等,是否需要藥物聯用取決于血壓水平和危險因素。祝身體健康。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8-11-20 17:2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壓差正常在20-60.可以服用中藥調理穩定血壓如利壓肽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注意飲食調節,以低鹽、低動物脂肪飲食為宜,并避免進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適當控制食量和總熱量,適當減輕體重,不吸煙;祝身體健康!
2016-01-28 15: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很樂意為你解答從你說的情況看,你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高血壓,血壓一過性增高有很多原因,像情緒激動,活動狀態下等,這種血壓一般不會持續時間太長,你的壓差并不低,屬于正常的,我的建議是你沒有必要服用降壓藥物,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來降壓,像少吃食鹽,味精和辛辣的食物,適當的體育鍛煉,另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擔心,愿你身體健康。
2016-01-28 14: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的脈壓差基本正常,脈壓差一般是30-40高血壓病有短時性,多是勞累,緊張等原因引起,這是假高血壓病,如果是真高血壓病需要堅持服藥治療,否則會反彈
2016-01-28 10: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說的藥物是可以長期服用的,阿司匹林片容易傷胃,您要謹慎。最好不要停。降壓的藥物,多主張用聯合用藥,我們這里常用卡托普利和德高寧的聯合,多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但是有些患者控制不好,多和飲食和情緒有關,比如;吃的鹽太多血壓也不好控制的,另外還有生氣,抑郁等精神因素。
2016-01-28 00: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一般多需要堅持長期給藥,不能中斷。所以,在用藥時應選擇降壓效果好,作用緩和持久,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的藥物。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吡啶、尼莫地平;轉換酶抑制劑巰甲丙脯酸、開搏通等,不僅可有效地降壓,還能保持良好的器官血流灌注,對機體代謝影響不大,可長期服用,應作為基礎降壓藥改變自己不良生活習慣和嗜好,飲食上要求低補,戒煙,限酒的原則,保持清淡均衡的飲食,多食高纖維食物,減少進補,甜食和高膽固醇飲食.多吃蔬菜,豆制品,瘦肉,公雞肉,兔肉,海蜇和魚類,尤其應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以減少膽固醇在腸內的吸收
2016-01-27 20: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原發性高血壓? 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區、種族及年齡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不同。工業化國家較發展中國家高,同一國家不同種族之間也有差異,例如美國黑人的高血壓約為白人的兩倍。血壓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尤其是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較為常見。50年代以來我國進行的三次普查結果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1959年為5.11%,1979年為 7.73qb.1991年為11.88%,呈明顯上升趨勢,推算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約一億人,但與西方國家相比(平均15%~20%),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仍較低。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還顯示,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數民族地區患病率較高。男女兩性高血壓患病率差別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