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您好。我媽媽今年58歲,1月18號因主動脈夾層住院,20號主動脈置換手術。手
醫生您好。我媽媽今年58歲,1月18號因主動脈夾層住院,20號主動脈置換手術。手術前人清醒,麻醉后出現血壓下降胸外按壓后繼續手術。術后當晚出現腎功能衰竭,第二天CT檢查說是大面積雙側腦梗死,人無意識,通過甘露醇+血透進行保守治療,第三天梗死面積增大。保守治療一周后,未見好轉。之后一直插著呼吸機并用升壓藥維持血壓,后氣管切開進行脫機訓練。能脫機,但時間長了自主呼吸會很累又會加上呼吸機。在CSICU待了20天后轉回本地醫院的ICU,回來的救護車上出現頻繁翻白眼,在當地醫院做頭顱CT前臉通紅,后雙眼上吊。CT顯示腦出血。人至今未醒,無意識,之前雙腿和頭偶爾能無意識動,眼珠能無意識轉動,轉院后幾乎未曾動過。現一直用神經節桿酯護腦。請問醫生,這種情況人是否還有清醒的可能,要怎么做?另外,病人血壓跟呼吸不穩定是否因為傷及腦干?之前咨詢了一位神內的醫生,說梗死面積與昏迷無關,且腦部情況有好轉,請問是這樣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愛蘭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不會引起昏迷。而且也不是您說的大面積梗死。引起意識障礙的病理因素是腦干網狀激活系統或者雙側大腦半球整合系統受損,目前患者由于沒有頭顱核磁支持,腦干顯影不清,但大腦半球并沒有大面積受損。需要進一步查找其他病因。比如心肺問題,電解質問題,酸堿失衡問題,血容量問題等等。
2019-03-04 14:4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病因病理]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又稱Binswager's病。是一種發生于腦動脈硬化基礎上形成的,在病理上可見腦白質呈斑塊狀或彌漫性變性,以枕葉和額葉深部白質最嚴重,相應部位的小動脈管壁增厚,管腔變細,引起局灶性梗塞。
2016-01-28 13: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祝蘇紅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病因病理] 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又稱Binswager’s病.是一種發生于腦動脈硬化基礎上形成的,在病理上可見腦白質呈斑塊狀或彌漫性變性,以枕葉和額葉深部白質最嚴重,相應部位的小動脈管壁增厚,管腔變細,引起局灶性梗塞. [臨床表現]臨床上以進行性癡呆為特征.多隱漸起病,呈進行性記憶障礙,嚴重者精神衰退,言語不清,反復發生的神經系統局灶體征,如偏癱,失語,偏盲等.病情可緩解和反復加重.多起病于40歲以后,大多在50歲或更大一些年齡.[影像學表現] 1.CT表現: 主要為腦白質的斑片狀低密度,以側腦室周圍,特別是在側腦室額角周圍最明顯,其次好發于中央半卵圓區腦白質.病灶常為兩側對稱性,其密度降低不如腦梗塞明顯,邊界不清.基底節一內囊區,丘腦,腦干常伴發多少不等的腔隙性梗塞灶.腦室系統擴大,腦溝,腦池增寬,提示彌漫性腦萎縮改變.2.MR表現: 可更好地顯示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主要在T2加權圖像上表現為兩側側腦室旁,中央半卵圓區白質內較廣泛班片狀及點狀高信號,同時伴基底節-內囊區,腦干的斑點狀高信號.在T1加權圖像上以上病灶多不明顯,表現為等信號
2016-01-28 11: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臨床表現]臨床上以進行性癡呆為特征。多隱漸起病,呈進行性記憶障礙,嚴重者精神衰退、言語不清,反復發生的神經系統局灶體征,如偏癱、失語、偏盲等。病情可緩解和反復加重。多起病于40歲以后,大多在50歲或更大一些年齡。
2016-01-28 11: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又稱Binswanger氏病,是一種在腦動脈硬化基礎上發生,以進行性癡呆為臨床特征的腦血管病.本病多見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起病隱匿,呈進行性記憶障礙,智力減退,言語不清,反復發生神經系統局灶體征.臨床特點為智能減退,步態障礙,尿失禁,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口齒不清等.
2016-01-28 00: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主要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可用尼莫地平配合中藥龜龍腦康改善腦供血和腦代謝,增強腦功能,癥狀很快改善,睡眠好不好?有需要可直接聯系咨詢
2016-01-27 20: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