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癥狀并存,應做何檢查及去哪科室就診?
不用藥自己會好轉,重時有兩次行走困難,輕時洗一件衣服才有上訴癥狀.發作時電解質,尿酸正常,肌酸激酶和乳酸脫氫酶同工酶稍微增高(無癥狀時次兩酶是正常的)肌電圖正常,血糖有兩次是高一點,其中一次{在有癥狀時}是7.47用著點藥以后血糖又正常了.即往96年發現有喬本氏甲亢這兩年轉變成甲減,平時常有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的發作,有腰背肌睡覺(平臥)超過4小時就感覺疼痛,疼痛部位依枕頭高低而定,持續3年,有幾次再加被子呈半臥位背肌痛有緩解但骶骨卻痛得我害怕.有頸椎腰椎骨質增生及壓迫癥狀(做過核磁),97年結核菌素陽性(近20MM)但胸片正常也一直沒有結核癥狀和體征,也沒做什么治療,有個強直性脊柱炎抗體(+)但是X片顯示1.雙側髖關節未見異常.2.雙骶骼關節骨端骨質稍增白,右側關節間隙略欠清未見確切骨質破壞,請結合臨床.請問我還需要做什么檢查,找什么科看病,我得的是什么病呀?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宗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患者存在多種癥狀,包括身體疼痛、關節異常、內分泌問題等。可能涉及風濕免疫、內分泌、骨科等方面,需綜合考慮,進一步檢查明確。 1.風濕免疫方面:患者有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抗體陽性,需進一步查風濕因子、血沉、C 反應蛋白等,明確病情活動程度。治療上可能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 2.內分泌方面:既往有橋本氏甲亢轉甲減,血糖波動,應復查甲狀腺功能、糖化血紅蛋白等。治療可能需調整甲狀腺素劑量,控制血糖。 3.骨科方面:有頸椎腰椎骨質增生及壓迫癥狀,需復查磁共振,評估病情進展。治療可先嘗試物理治療,如牽引、按摩,嚴重時可能需手術。 4.關節方面:雙骶骼關節骨端骨質稍增白,右側關節間隙略欠清,可完善 HLA-B27 檢查,排查強直性脊柱炎。 5.肌肉方面:肌酸激酶和乳酸脫氫酶同工酶有時增高,可復查心肌酶譜,排除心肌病變。 綜合來看,患者病情較為復雜,建議先到風濕免疫科就診,根據初步診斷結果,可能還需到內分泌科、骨科等進一步診治。
2025-03-31 00: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個建議你到神經內科檢查
2016-01-28 19: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根據情況和癥狀可能是低鉀的問題,積極檢查微量元素看看,對癥治療.
2016-01-28 14: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建議進一步地行檢查確定看是神經損傷的可能性.
2016-01-28 05: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