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肺癌是最常見的肺原發性惡性腫瘤,絕大多數肺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亦稱支氣管肺癌.最好采用有效的傳統中藥保守治療,有可能康復,許多患者康復后能夠長期存活。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藥有非常獨到的治療方法,建議你用蟲草、豬苓、明黨參、桑寄生、青陽參、香菇、紅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術、八月札、知母、片姜黃、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補骨脂、獨活、石菖蒲、仙鶴草、大薊、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當歸、土鱉蟲、青黛、肉桂、苦參、金精粉、葫蘆巴、白癬皮、赤芍、山豆根、遠志、澤瀉、金銀花、烏術粉、制鱉甲、連翹、紫草、桃仁、三七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對肺癌效果非常好,臨床應用于肺癌患者的治療,其功效能在短期內縮小腫塊,控制轉移、減輕痛苦、穩定病情、延長生存期,甚至達到臨床治愈。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細胞轉移擴散,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同時又不產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最終達到戰勝癌癥的目的,并可以防止殘存癌細胞卷土重來,杜絕復發轉移。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6-01-29 19: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還有多久的生存期是要看患者的體質等多方面,從中醫角度講,中醫認為癌是正氣不足、氣滯、痰凝、血瘀日久而引起的,中醫認為治療癌癥要以“軟堅散結”為原則,通過祁澳牌紅豆杉中藥材將硬結打散,可延長生命、減輕痛苦、防止復發轉移。現代中藥大辭典、東北藥用植物志、抗癌中草藥等權威藥典則明確了它對中晚期癌癥的獨特功效以上是對“肺癌如何治愈?”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29 17: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建議中西結合,癌癥治愈是根本不可能的,西醫的手術、放療、化療見效快,但病人痛苦且容易復發,而中藥可以彌補西醫的缺點和不足,現在最前沿的就是祁澳牌紅豆杉中草藥,紅豆杉中草藥被譽為中晚期癌癥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線,媒體有關于紅豆杉的很多報道,這個比別的藥可信度高
2016-01-29 17: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生存期取決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以及合理的治療方案.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建議采用中醫動態的療法服用中草藥治療,減輕癥狀和痛苦,延長生命.
2016-01-29 16: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 肺癌的治療效果尚欠滿意,少數早期肺癌病例病灶較小,且局限于一個肺葉內,及時進行妥善的治療,清除癌變病灶,防止復發,可望獲得根治。但是多數病人在明確診斷時癌腫病灶已較大,并已侵及支氣管肺以外的器官組織,或已有遠處轉移。由于病變范圍廣泛,已不能獲得根治,僅可進行姑息性療法以改善癥狀,減輕痛苦,延長壽命。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肺癌療效的關鍵。 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外科療法、放射療法和藥物療法以及這三種方法的綜合應用。手術和放射療法主要針對肺、支氣管的局部病灶,藥物療法則作用于全身。近年來免疫療法已進入臨床應用,但尚處于探索階段。選擇治療方法時要具體分析病人的全身情況,肺癌病變的部位、大小、范圍、病理類型、病程早晚以及癌腫是否已有轉移擴散和如何預防控制可能發生轉移復發等問題,制定最妥善的治療方案。為了對病變范圍訂立統一標準,便于推測預后和比較各種治療方案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和許多國家的癌病組織根據肺癌原發病灶的部位、大小以及淋巴和遠處轉移情況制訂了臨床分期標準。目前國際上通常采用的肺癌TNM分期標準如下(表67-1、67-2)。表67-1肺癌TNM分期定義T原發腫瘤 Tx肺、支氣管分泌物癌細胞陽性,X線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陰性 T0無原發腫瘤征象 TIS原位癌 T1腫瘤最大徑<3.0cm,環繞以肺或臟層胸膜支氣管鏡檢查未見腫瘤超出肺時支氣管 T2腫瘤最大徑>3.0cm,或腫瘤侵及臟層胸膜,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侵及肺門區,支氣 管鏡檢查腫瘤范圍僅限于肺時支氣管內或距隆突至少2.0cm,無胸膜腔滲液 T3腫瘤直接侵入鄰近組織,如壁層胸膜、胸壁、膈肌、縱隔。支氣管鏡檢查見腫瘤距隆突 不及2.0cm,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涉及一側肺或有胸膜腔滲液N淋巴結轉移 N0局部淋巴結無轉移 N1同側支氣管旁或肺門淋巴結轉移 N2縱隔淋巴結轉移M遠處轉移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一)手術療法手術療法的目的是徹底切除肺部原發癌腫病灶和局部淋巴組織,并盡可能保留最大量的健康肺組織。各型肺癌如病灶較小,原發腫瘤局限在支氣管肺內,尚未發生遠處轉移,病人的全身情況較好,手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50%。因此對于Ⅰ期和Ⅱ期肺癌病例以外科手術為主,輔以其它療法是首選的治療方案。手術前需作各項檢查,明確肺癌的診斷和局部病變范圍,擬定手術方案,并作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檢查,判明病人的全身情況能否承受肺切除術。高齡并不是肺切除術的禁忌證,但應盡量避免不必要地切除過多的肺組織。 在開展肺切除術的早期階段,在近20年期間對肺癌病例不論病變大小均作一側全肺表67-2肺癌TNM分期標準隱匿性肺癌TXN0M0 痰液含有癌細胞,但未能發現原發腫瘤,局部淋巴結或遠處轉移Ⅰ期肺癌TISN0M0T1N0M0T1N1M0T2N0M0 原發腫瘤<3.0cm,位于肺組織內,侵犯范圍未超出肺葉支氣管,淋巴結轉移僅局 限于同側肺門淋巴結Ⅱ期肺癌T2N1M0 原發腫瘤>3.0cm或侵及臟層胸膜,支氣管切端距隆突至少2.0cm,淋巴結 轉移僅限于同側肺門淋巴結,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范圍少于一側肺,無胸膜腔滲液Ⅲ期肺癌T3任何N或MN2任何T或MM1任何T或N 原發腫瘤>3.0cm,侵及距隆突2cm的粘膜,侵及胸壁,膈肌或縱隔,胸膜腔滲液 ,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范圍涉及一側肺,縱隔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 切除術。全肺切除術的手術死亡率和術后病殘率均比肺葉切除術高,對并有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病例,手術的風險更大。50年代Churchill等報告局限于一個肺葉內且肺門區尚無廣泛淋巴轉移的肺癌病例,施行肺葉切除術后長期生存率比之一側全肺切除術相似或更好,因此肺切除術的范圍應按各個病例的具體情況,如癌變的部位、大小、轉移范圍、癌腫的組織學類型以及病人的全身情況等區別對待,既要全部清除癌變組織,又要盡力保留肺功能。對于周圍型肺癌以及起源于肺葉支氣管的中央型肺癌但近段2cm的支氣管壁未受侵及者,一般均施行肺葉及其淋巴引流區切除術。老年或肺功能差的病人,如周圍型肺癌局限于肺組織內,亦可考慮作肺楔形切除術。右下葉肺癌如需清除中間支氣管周圍的淋巴組織則需作右下葉及中葉切除術。癌變位于肺葉內但已侵及肺葉支氣管開口或主支氣管、中間支氣管部分管壁者,為保留鄰近的正常肺葉,避免作一側全肺切除術,亦可作袖狀肺葉切除術,即切除病變的肺葉及一段受累的支氣管,再吻合支氣管上下切端(圖67-16)。病變范圍比較廣泛的中央型肺癌則需作一側全肺切除術。癌腫已侵入局部肺外組織的病例,可考慮施行肺葉或全肺連同部分胸壁或膈肌切除術。肺癌病變侵及氣管分叉部位,雖可施行病側全肺及氣管隆突切除和健側肺主支氣管-氣管吻合術,但遠期療效欠滿意,手術死亡率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較高。肺癌并發感染,癌性空洞,支氣管梗阻或大量咯血,威肋病人生命時,雖病變已不可能得到根治,仍可考慮作姑息性肺葉切除術以緩解癥狀,術后再給予放射或藥物治療。 未分化小細胞癌大多起源于較大支氣管,很早就出現血道轉移或廣泛侵累縱隔,因此一般認為未分化小細胞癌禁忌手術治療。但少數病例原發癌灶較小,尚未發生淋巴或血道轉移,則仍可施行肺切除,并在術前、術后給予放射和抗癌藥物治療。 肺癌肺切除術的禁忌證三期肺癌病人,如①廣泛肺門、縱隔淋巴轉移;②胸膜和心包轉移;③胸外淋巴結(鎖骨上、頸部、腋部淋巴結)轉移;④遠處轉移如肝、骨、腦等器官轉移,以及心、肺、肝、腎功能障礙,全身情況差,不能承受手術的病人禁忌施行肺切除術。 (二)放射療法放射治療是局部殺傷癌腫病灶的一種手段,在各型肺癌中未分化小細胞癌對放射治療最為敏感,次之為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和支氣管腺癌敏感度更低,多數肺癌病例在明確診斷時病變范圍已較廣泛,出現遠處轉移或因全身情況不良等情況,不適于施行手術治療者應考慮放射治療及/或抗癌藥物治療以改善癥狀和延長壽命,不愿接受手術治療的肺癌病人,單純放射治療3年生存率約為10%,5年生存率則降到3%。姑息性放射治療對肺不張,阻塞性肺炎,上腔靜脈綜合征,骨轉移產生的劇烈疼痛及腦轉移的病人有緩解癥狀的作用。放射治療亦可與手術治療綜合應用。根據肺部癌變的部位和范圍,估計手術難度較大的病例,術前放射治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未分化小細胞癌如適于施行手術切除者,術前先給予放射治療可提高療效。其他類型的肺癌術前放射治療對長期療效的作用意見不一,因此,不宜常規作術前放療。手術中癌腫組織未能全部切除或支氣管切端殘留癌浸潤的病例可放置金屬標記供放療定位之用。術后放射治療可提高生存率。 放射治療可引起倦乏、低熱、胃納減退、骨髓造血機能抑制、放射性肺炎、肺纖維化、和癌腫中央部分壞死液化形成癌空洞以及局部皮膚損害等放射反應和并發癥,在治療期中應予注意。 下列情況一般不宜施行放射療法:①全身情況不佳,呈現惡病質者。②高度肺氣腫放射療法易引起氣胸和呼吸功能代償不全者。③全身或胸膜、肺廣泛轉移者。④癌變范圍廣泛,大面積放射治療后將引起肺纖維化或廣泛放射性肺炎者。⑤癌性空洞伴有嚴重感染者。 (三)藥物療法 抗癌藥物治療抗癌藥物有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繁殖和殺滅癌細胞的作用,臨床上可以單獨應用于晚期肺癌病例起姑息治療作用以緩解癥狀。在更多的情況下是與手術及/或放射等療法綜合應用,防止癌腫轉移、復發,提高長期生存率。在各種類型的肺癌中未分化小細胞癌對抗癌藥物最為敏感,療效最好。鱗狀上皮細胞癌次之。腺癌敏感度最低。近十多年來,經過長期實驗室研究和臨床實踐,一致認為間歇聯合化療亦即按癌細胞類型,結合細胞動力學原理,合理選擇幾種藥物,間隔一定時間,聯合應用,可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延長緩解期,減輕毒性反應,其治療效果比單用一種藥物要好。常用的藥物組合有:①環磷酰胺,阿霉素,甲氨蝶呤;②環磷酰胺,長春新堿、甲基環己亞硝脲、博萊霉素;③環磷酰胺、阿霉素、順氯氨鉑;④氟尿嘧啶、長春新堿、甲基節肼等。 抗癌藥物亦可局部應用,肺癌侵及胸膜產生胸水者可在穿刺抽液后,于胸膜腔內注入絲裂霉素、5-氟尿嘧啶或氮芥。手術結束時用氮芥或噻替派生理鹽水溶液沖洗創面,可減少癌細胞種植創口內的機會。各種抗癌藥物都可產生副作用,如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脫發、白細胞減少等。如胃腸道反應嚴重,或出現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應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暫緩給藥。中醫中藥療法:按病人臨床癥狀,脈象、舌苔等應用辨證論治法則治療肺癌,可使一部分病人的癥狀得到改善,壽命延長。 (四)免疫療法癌腫病人常呈現免疫功能抑制,而且免疫功能愈低,預后愈差。應用免疫療法作為治療肺癌的一種輔助措施,可能有助于機體對癌腫的抵抗能力。非特異性免疫療法有應用卡介苗、短小棒狀桿菌、轉移因子、干擾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唑等藥物以激發人體免疫功能。 特異性免疫療法則應用經過處理的自體腫瘤組織,提取抗原或制成疫苗,加用佐劑后作皮下接種。 免疫療法常與手術治療綜合應用,但治療效果尚不肯定。如果滿意我的回答,請及時采納。
2016-01-28 20: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