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提問,需要進一步服用藥物改善.希望回答可以對您有幫助,感謝您支持有問必答,愿可以繼續得到您的支持,祝你身體健康.
2016-01-29 20: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首先可以保守治療,如果不緩解的話行手術治療。
2016-01-29 17: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診治分析·1、2食道囊3胃管側孔4絲線5橡皮胃管6線頭我院從1996年10月以來,對20例賁門失弛緩癥(AC)的患者用自制氣囊擴張器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齡14~45歲,平均33.5歲.病史6個月~10年以內,平均5.8年.1.2診斷標準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食后返流與嘔吐.明顯消瘦19例(93.0%),胸痛及胸骨后不適6例(22.0%),反酸、噯氣2例(13.0%).20例患者均經食管X線鋇透及胃鏡檢查,顯示賁門痙攣、狹窄,下段擴張,賁門為漏斗形,狹窄長度1cm~3cm,排除了假性AC.1.3臨床分級按Stooler分極:根據進食梗阻情況,將AC分4級:0級:無吞咽困難(0例).Ⅰ級:進固體食物困難(12例占67.0%).Ⅱ級:進半流質困難(6例占34.0%).Ⅲ級:進流質困難(2例占12.0%).1.4自制氣囊擴張器的制作用普通橡膠胃管做導管,雙層食管囊做氣囊,將氣囊套在食管前段,使胃管前端的通氣孔位于囊內,兩端用細絲線扎緊.氣囊直徑約3.5cm~4cm,長約10cm,氣囊充氣壓力可達到20~25kpa.前端留置一長約3cm~4cm的絲線作牽引線,以利于操作時的牽引,制好后消毒備用.詳見圖1.1.5擴張方法患者左側臥位.1%利多卡因膠漿10ml作咽部表面麻醉,待局部反射消失后施行插管擴張.擴張前常規先作內鏡檢查,如胃內有食物殘渣存在,應抽吸干凈.將自制氣囊擴張器下至賁門狹窄部上方2cm~3cm時,再將胃鏡送至食道下段.直視下用活檢鉗將氣囊絲線鉗住,下送越過狹窄部,留1/4~1/5氣囊在上方,此時注氣,使壓力控制在20~25kpa(150~187.5mmHg)左右.擴張1~2分鐘,放氣休息5分鐘,反復2~4次.最后一次將氣囊退出約3/4時放氣緩慢拔出.具體擴張次數要依患者在操作過程中有否胸痛及出血情況而定.在整個擴張過程中,要始終使氣囊中部位于賁門口,當氣囊因各種原因滑脫至胃內或食管時,應及時調整氣囊位置.1.6結果自制氣囊擴張器擴張后,患者吞咽困難,嘔吐癥狀消失.擴張后2例患者胸骨后疼痛癥狀較重,但能忍受.2~3天后癥狀自行緩解.胃鏡下觀察賁門粘膜可見3~4條放射狀撕裂痕,有少量滲血.4例出血較多(2例Ⅲ級,2例Ⅱ級),占擴張總數的20.0%,但無上消化道大出血及食管穿孔等.隨訪半年,臨床分級為0級20例,顯效率100%.9個月后分級為0級18例,Ⅰ級2例,顯效率82.0%.1年后,臨床分級0級15例,Ⅰ級2例,Ⅱ級3例,顯效率55.0%.擴張前食管X線鋇劑造影可見食道下段呈不同程度的擴張,賁門部呈漏斗狀狹窄,鋇劑通過困難.下段直徑最大一例為6cm,4cm~5cm者7例,3cm以內者12例.擴張治療后,X線鋇劑造影見狹窄處達0.8cm~1.5cm左右,鋇劑通過阻力減小.最大一例擴張者,食管下段直徑恢復到4.6cm,4cm~5cm的7例患者中有5例食管擴張恢復到4cm以內.2討論賁門失弛緩癥長期咽下困難可造成營養不良、消瘦,嚴重時飲水完全不能攝入,只能靠補液維持,如合并夜間返流可誤入氣管而引發肺部感染.早期輕型通過臨床應用硝酸酯類或鈣離子拮抗劑可能有一定療效.解除平滑肌痙攣,使LES2時性松弛,約半數患者可改善吞咽困難癥狀[1].但對服藥無效或不能堅持服藥者,我院近年來采用內鏡引導和監控下插入自制氣囊擴張器治療AC,使LES區粘膜達到部份斷裂,起到類似手術的作用.部份或完全解除LES松弛障礙,使其壓力下降,效果較滿意.我們體會:(1)現在有多種氣囊擴張器在臨床應用.但整個擴張過程需在X線監測下進行,操作繁瑣、成本高,一些經濟狀況差的病人不能接受.而自制氣囊擴張器,只需使用一根橡膠胃管與一套3腔2囊管.制作容易,價格便宜,在直視下使氣囊正確無誤地置于賁門部.無需在X線下操作,簡捷實用、痛苦小、損傷少.(2)本組胃鏡直視下擴張,近期療效顯著達100%,中遠期療效達82.0%,更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擴張成功的關鍵之一在于當囊內壓力增加的同時,只增加了囊壁的強度,克服了一般氣囊順應性擴大的缺點.(3)為防止并發癥及保證療效,應注意第一次擴張壓力不可太高,以免出現穿孔與出血.有文獻報道穿孔率高達1%~10%[2],本組無一例穿孔,輕度出血4例,經止血、制酸及胃粘膜保護劑治療1~4天緩解.氣囊中部要始終位于賁門口,當氣囊位置不正時,及時調整[3].同時要取得患者配合與協作,盡量避免出現咳嗽、呃逆、惡心等增加腹壓的情況,謹慎行事.如懷疑穿孔,作X線檢查用碘油造影,忌用鋇劑.突然胸痛,立即停止擴張,可能是LES部份斷裂的征兆也預示達到了擴張的目浙江臨床醫學2002年11月第4卷第11期·823·的.(4)關于擴張次數,文獻報道多少不定[4],20%病例需做2次或2次以上的擴張治療,也有文章贊同重復擴張治療,可明顯降低LES壓力,并明顯延長臨床緩解期[5].作者體會,擴張的次數多少取決于患者的癥狀,耐受性和擴張時的狀態.
2016-01-29 12: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賁門失遲緩這個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嚴重的,藥的療效很差,只有手術治療,手術后也會有不良反應,會造成反流.但是早期中藥的療效還可以.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可以正常進食.你可以和我聯系繼續咨詢.于彥芳主任
2016-01-29 10: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建議結合臨床癥狀,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考慮手術治療。歡迎你的咨詢,祝您早日康復
2016-01-29 06: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賁門失弛緩癥? 由于食道下端肌層的運動障礙引起此處的食道壁無法松弛,造成食物通過障礙,胸部食道擴張呈S狀,這種情況稱為賁門失弛緩癥。以食管缺乏蠕動和食管下括約肌(LES)松弛不良為特征。目前多認為迷走神經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間神經叢神經節細胞變性乃至消失,使得食管下段有特殊改變,即缺少蠕動和食管下括約肌的松弛不全。臨床上賁門失弛緩癥表現為液體和固體食物的吞咽困難,餐后反食,夜間嗆咳以及胸骨后不適或疼痛。本病為一種少見病,發病率約0.6/10萬,多見于20—50歲的中青年患者,男女幾乎相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