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脫垂手術為何要切除部分乙狀結腸?
年齡:25性別:男直腸脫垂已經6年,脫垂長度約有7.8cm,大便時間長并有排不盡感,醫生認為需要用腹腔鏡做直腸骶骨固定手術。把直腸拉直,固定于骶骨骨膜。現在的疑問是醫生認為在做直腸骶骨固定的同時需要同時切除直腸上段的部分乙狀結腸。我想請問切除乙狀結腸的目的是什么?防止術后便秘?還是防止直腸再脫垂?可不可以不切除?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輝 主任醫師
中日友好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科
-
直腸脫垂手術中切除部分乙狀結腸可能基于多種原因,包括改善腸道功能、預防并發癥、調整腸道結構、提高手術效果、降低復發風險等。 1.改善腸道功能:乙狀結腸的部分切除可能有助于優化腸道蠕動節律,減少排便異常,使排便更加規律和順暢。 2.預防并發癥:避免乙狀結腸可能存在的潛在病變,如慢性炎癥、局部狹窄等,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3.調整腸道結構:改變腸道的長度和形態,使之更符合正常的生理結構,有利于直腸的固定和恢復。 4.提高手術效果:增強直腸骶骨固定的穩定性,提升整體手術的成功率。 5.降低復發風險:減少因乙狀結腸的異常導致直腸再次脫垂的可能性。 總之,切除部分乙狀結腸在直腸脫垂手術中是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決策,旨在提高手術的療效和患者的長期生活質量。
2025-03-31 16: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