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運動神經元病
兩下肢乏力,隨后聲音出現嘶啞,接著發現兩上肢出現乏力,下肢肌肉有松弛萎縮情況,并且在睡覺體位改變時和爬樓上坡時呼吸不暢,最近開始有下肢肌肉跳的感覺。我是不是得了運動神經元病啊?運動神經元病如何治?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激素對本病的治療療效甚微。治療上可采用中醫辯證施治,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中西醫結合擴張受累神經微循環血運以養神經,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阻止病情繼續發展。同時可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以支配調節運動及各種功能獲得恢復改善。
2016-01-30 07: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本病的臨床特點,緩慢進展的上、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既有肌萎縮,又伴有肌束顫動,而無感覺障礙,肌電圖顯示下運動單位病變,而外周神經傳導速度正常,典型病例診斷并不十分困難。本病迄今病因未明有學者認為是慢性病毒感染引起,起病后病情呈緩慢進行性加重但可用神經生長因子或細胞生長肽肌注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的措施能阻止病情的進展,患者往往在后期出現并發癥。但若能精心護理,加強對癥支持綜合治療,就能較大限度緩解癥狀、延長生命。勸告患者及其親屬,因本病診治專科性較強,發病后應到有條件的神經疾病專科診治,切勿輕信社會游醫,以免誤診誤治,浪費錢財。
2016-01-30 02: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運動神經元性變性疾病是一慢性神經蠶食損害性疾病,發病后期治療難以痊愈,其發病嚴重時可侵犯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干神經核以及大腦運動皮質錐體細胞導致呼吸困難吞咽障礙而危及生命,約有5%-7%的患者和基因免疫異常或病毒感染所致。其余患者病因不明,有報道說和重金屬,化學中毒以及周圍環境有關。單純的藥物治療療效不佳病情難以控固,由于本病導致神營養障障且逐步繼發缺養性神經功能損害加重從而使神經功能癥狀進一步加重.最后導致并頸椎癱瘓危機生命。治療方案:激素對本病的治療療效甚微,中醫辯證施治,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中西醫結合擴張受累神經微循環血運以養神經,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阻止病情繼續發展.并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復合治療以支配調節運動及各種功能獲得恢復改善,.需指導再次聯系。
2016-01-30 00: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治療運動神經元損害和肌源損害,以及重病肌無力、肌肉萎縮、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癥的同時,無論病人的病情是脾虛所弱型、脾腎陰虛型、脾腎陽虛型、肝血不足型、氣血兩虧型、心血不足型、肺虛痰濕型等哪種類型,都是少食寒涼,多食溫補。 例如:芥菜、綠豆、海帶、紫菜、西泮菜、白菜、黃花菜、西瓜、苦瓜、冬瓜等都屬寒涼食品,病人盡量避免服食。 一般患者宜多食甘溫補益食品,如:小米、大棗、山楂、山藥、當歸、赤小豆、蓮子、葡萄干、核桃仁、生姜、牛肉、羊肉、烏雞等,還可以買瓶純天然蜂王漿,最有利于增強自身免疫力,有幫助病情恢功效。甘味食物能夠起到補益、和中、緩急的作用,因此來說滋補強壯,調節人體五臟、氣、血、陰、陽,任何一虧虛癥。
2016-01-29 23: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曉東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如何治運動神經元病?目前治療運動神經元的方法主要選擇中醫治療,中醫毒副作用小,而且治療效果穩定,深受廣大患者的認可。中醫治療運動神經元病,根據中醫理論,本病的發生,大多是脾腎虧虛或中氣不足所致。如何治運動神經元病?對本病尚無特效療法,以支援與對癥治療為主。可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采用按摩、理療、被動運動及支架應用,防止肢體攣縮。對晚期病人應加強護理。---------------------------------------------------相關咨詢問題:成人癲癇和兒童癲癇的區別是什么?為什么會得癲癇?怎么防止癲癇病?癲癇,怎么樣才能根除癲癇病癲癇,癲癇病屬于精神病嗎?
2016-01-29 13: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選擇性侵犯上下兩級運動神經元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病變范圍包括脊髓前角細胞、腦干后組運動神經元、皮質錐體細胞及錐體。臨床特點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萎縮、肌無力和上運動神經元(錐體束)損害的體征并存臨床上分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進行性脊肌萎縮癥、進行性延髓麻痹及原發性側索硬化。感覺系統和括約肌功能一般不受影響。最常見的MND類型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發病率約2/10萬,人群患病率(4~6)/10萬同90%以上為散發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歲起病,男性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