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喬萍 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通兒科
-
寶寶腦動脈炎的癥狀多樣,包括肢體障礙、頭痛、發熱、精神異常、視力問題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9-01-04 22:44
1.肢體障礙:肢體無力、腿部跛行,影響正常活動。
2.頭痛:頭部疼痛,可能較為劇烈。
3.發熱:體溫升高,多為低熱或中度發熱。
4.精神異常:如煩躁、嗜睡、昏迷等。
5.視力問題:視物模糊、復視等。
寶寶出現上述癥狀,家長應高度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腦動脈硬化是引志腦血管狹窄的一個主要病因。你的問法不是很科學吧。腦血管狹窄主要表現為頭暈,如果有椎基底動脈系統狹窄常會伴有惡心嘔吐,視物眩暈,如果是頸內動脈系統則大多表現為,肢體無力,走路不穩,有踏棉花的感覺。
2016-01-29 19: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腦動脈炎是一種因感染、藥物或變態反應等因素導致腦動脈管腔狹窄、閉塞、供血區腦組織缺血、梗死引起的,以肢體癱瘓、失語、精神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腦血管疾病。該病屬于中醫中風、風痱等病癥范疇,乃由風、痰、瘀血阻滯于腦絡或腎虛精虧所致。[診斷要點]1.發病特點:多見于兒童和青壯年,男性稍多;起病可急可緩,癥狀復雜多變,可有鉤端螺旋體病、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等病史。2.臨床表現:(1)肢體癱瘓:可為中樞性偏癱、單癱、三癱、雙上肢或雙下肢癱、雙側癱,伴偏側肢體麻木、偏盲、顱內壓增高癥狀,亦可表現為癲癇發作、多動癥狀。(2)失語:各種失語癥均可出現,但以運動性失語為多,可伴假性延髓麻痹、顱神經麻痹癥狀。(3)精神癥狀:反應遲鈍,呆滯,傻笑,智能減退,定向、計算和記憶力障礙,甚至出現幻覺、妄想,可伴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3.輔助檢查:(1)血沉多增快。(2)頭顱部CT可發現腦梗死灶。4.各型腦動脈炎的特點:(1)鉤端螺旋體腦動脈炎:①有疫水密切接觸史。②多見于12歲以下,冬季為多,常發生于夏季流行高峰后2~5個月。③發病前有發熱、頭痛、身痛等前驅癥狀。④臨床表現具有急性腦血管病特征,可為偏癱、雙偏癱、失語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⑤血清鉤端螺旋體凝溶試驗及補體結合試驗陽性,腦血管造影時腦底大動脈顯示多發性動脈炎改變。(2)紅斑狼瘡性腦動脈炎:①多發于女性。②有結締組織疾病的癥狀,又出現神經精神癥狀。③血或骨髓中找到狼瘡細胞,免疫球蛋白增高及抗核抗體陽性,血與腦脊液C4補體減低。(3)結節性多動脈炎:①多見于30~40歲男性。②皮膚出現沿動脈排列的結節,如黃豆大小,有疼痛及壓痛,伴斑疹、丘疹、紫癜。③內臟出現腎損害(血尿、蛋白尿、氮質血癥)以及呼吸系統(咯血、哮喘、胸膜炎)、消化系統(惡心、腹痛、嘔血)癥狀。④彌漫性腦損害癥狀,如癲癇、頭痛、偏癱、失語、共濟失調、精神癥狀。⑤組織活檢有助于診斷。(4)多發性大動脈炎:①多見于30歲以下女性。②反復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最終導致腦梗死。③患側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上肢血壓降低或測不出。④頸部或鎖骨上下區有血管雜音。⑤動脈造影可以確診。(5)顳動脈炎:①多見于60歲以上女性。②顳動脈紅腫壓痛,顳部劇痛,呈搏動性,咀嚼時加重,可伴視力障礙、缺血性卒中表現和多發性肌肉疼痛。③血沉增快。(6)非特異性閉塞性腦動脈炎:①多見兒童或青壯年。②常反復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進行性卒中與完全性卒中,癥狀有彌散性、多樣性的特點。③腦血管造影顯示多數腦動脈(主要是中小動脈)管腔有不規則.狹窄、閉塞。[一般治療]注意休息,對癱瘓肢體進行功能鍛煉;防治褥瘡;加強營養,進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食物。請您看一下對照癥狀,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
2016-01-29 16: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我認為正如大夫所說,沒必要!現在的醫生看病太容易了,全靠檢查,哪不舒服一套檢查。現在的醫生醫德太差,只要你到了醫院沒別的,先查查看看吧。不管你以前做過什么檢查,說你做的那個不清楚啊,再做個彩超我看看!?
2016-01-29 15: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