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家族有抑郁癥史自己會患病怎么辦
我爺爺患有抑郁癥,因為這個病曾經給我們的家庭帶來很多痛苦,雖然我爸爸并沒有被遺傳,可是聽說這個病有家族史的人得病機率要比其他人高,所以我經常擔心自己也會患病,我才大學畢業如果得上這個病這輩子就全毀了。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永標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
-
抑郁癥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非必然遺傳。其發病還與性格、環境、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相關。不必過度擔憂,可通過了解相關知識、調整心態、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等降低患病風險。 1.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抑郁癥患者,患病風險可能增加,但不是絕對的。 2. 性格因素:內向、敏感、悲觀等性格的人相對更容易患病。 3. 環境因素:長期處于高壓、緊張、惡劣的環境中,可能誘發抑郁癥。 4. 心理因素:遭遇重大挫折、心理創傷等,如親人離世、失戀等,易引發抑郁癥。 5. 社會因素:缺乏社會支持、人際交往不良等也可能增加患病幾率。 總之,雖然家族中有抑郁癥史會增加患病風險,但通過積極調整自身狀態,保持樂觀,多與人交流,遇到問題及時尋求幫助,是能夠有效預防抑郁癥的。如果出現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5-04-01 23: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抗抑郁藥物一般都會有副作用,對于副作用較重者,宜減量、停藥或換用其他藥。一般不主張兩種以上抗抑郁藥聯用,由于本病有較高復發率,癥狀緩解后尚應維持治療4-6個月,以利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抑郁癥的治療方法很多,如心理治療、睡眠剝奪治療、光療和電痙攣治療等,但當代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需要指出的是抑郁病人常有消極悲觀念頭,重者輕生厭世,醫師應高度警惕并告誡家人嚴加防范。條件允許最好住院。
2016-01-29 14: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粱建華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精神科
-
你好,一般說來,輕度抑郁是屬于心理問題,先要確定引起的原因,然后對癥治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自我調節抑制。若是癥狀比較嚴重,無法通過自我調節得到緩解,建議還是得去找心理醫生咨詢。擺脫抑郁,應該避免下列情況:1、喪失興趣是抑郁病人常見癥狀之一。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2、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2016-01-29 14: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