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囊蟲病mri診斷
現患腦囊蟲病三十余年,伴隨癲癇!三年前做過引流手術,一直未復發,前天突然發病,頭暈,嘔吐,四肢無力,神智不清,說胡話,昏迷,小便失禁疼痛,伴隨癲癇抽搐,醫生建議防疫站殺蟲,但是殺蟲多次,每次在殺蟲后,效果不明顯,病情更嚴重。為此才做的引流手術,現在血常規呈陽性,依然有蟲。請問有什么治愈的好辦法,殺蟲能無并發癥????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持續時間:十小時病史:30余年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防疫站多次殺蟲未見好轉病情加重,做過引流手術。輔助檢查:螺旋CT血常規顯示呈陽性第一次問題補充:請問在哪里醫院治療效果好?我們現在和著急,想找個好的殺蟲方法,因為每次殺蟲都會嚴重,而且病人發病眼睛沒有問題。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腦囊蟲病可以治好,需要開顱手術,切除腦囊蟲周圍的腦組織即可,但如果囊蟲在重要的腦組織周圍,切除的風險就會比較大,有可能選擇保守治療,不進行手術。腦囊蟲病需要開顱手術,可以治療。但如果位于比較重要的部位,就只能選擇保守治療
2016-01-30 09: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治療原則1.病原治療(首先比奎酮或丙硫咪唑);2.對癥支援治療(癲癇、顱內高壓、抽搐的治療);3.手術治療(眼內囊蟲、腦室內囊蟲梗阻時,需先選擇手術治療,后再作囊蟲病治療);用藥原則1.囊蟲病皮肌型以口服比奎酮和其他輔助藥物治療。2.囊蟲病腦型應用比奎酮前3天先用地塞米松治療減輕免疫反應;伴發顱內高壓時加用甘露醇脫水;并發癲癇時要加苯妥英鈉治療。3.眼囊蟲和腦室囊蟲者應先進行必要的手術治療,后再用比奎酮治療。4.腦囊蟲病治療后引起發熱、頭痛、抽搐、皮疹時要加強對癥支援治療,病程長,體質衰弱者可用特需藥物治療。
2016-01-30 02: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囊蟲病的治療.常用的藥物有:1.吡喹酮:系一種廣譜的抗蠕蟲藥物,對囊蟲亦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常用的劑量為120mg/kg,分6天(每天三次)口服.服藥物囊蟲可出現腫脹,變性及壞死,導致囊蟲周圍腦組織的炎癥反應及過敏反應,有的患者還可出現程度不等的腦水腫,腦脊液壓力與細胞數增高,嚴重者甚至發生顱內壓增高危象.2.丙硫咪唑,亦系廣譜抗蠕蟲藥物.常用劑量為每日15-20mg/kg,連服10天.常見的毒副反應有皮膚搔癢,蕁麻疹,頭昏,發熱,癲癇發作和顱內壓增高.3.甲苯咪唑:常用的劑量為100mg,3次/d,連續三天,常見的毒副反應有腹痛,腹瀉,皮膚搔癢和頭痛等.為了減免抗囊蟲治療過程中在體內大量死亡所引起的過敏反應,一般均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如吡喹酮先從100mg,3次/d起用,如無不良反應,每次遞增100mg,直至達到治療劑量時再持續用6天后停用.在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后應及時用甘露醇等脫水藥物治療,還應酌情并用類固醇激素等.如發生嚴重顱內增高,除及時停用抗囊蟲藥物及脫水,抗過敏處理外,還可應用顳肌下減壓術,以防止顱內壓增高危象.二,手術治療:確診為腦室型者應手術治療.其次,對顱內壓持續增高,神經體征及CT證實病灶甚局限的患者亦可考慮手術治療.三,驅絳蟲治療:對腸道仍有絳蟲寄生者,為防止自身再次感染,應行驅絳蟲治療.常用的藥物為滅絳靈(氯硝柳胺瀉藥一次以排出節片及蟲卵.
2016-01-29 22: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腦囊蟲病好發于青壯年,緩慢起病,其癥狀因囊蟲寄生部位不同、數目不同而變化多樣。根據其不同的臨床表現可區分為以下5型:癲癇型、高顱壓型、腦膜炎型、腦損害癡呆型、混合型。腦囊蟲病的頭痛,多見于高顱壓型及腦膜炎型,通常是全頭脹痛、跳動,可伴惡心、嘔吐,無明顯的定位意義,甚者出現劇烈頭痛,伴眩暈及噴射狀嘔吐,可因頭位變化加重或自行緩解。這種與頭位有關的頭痛發作是腦室系統囊蟲病的顯著特征。
2016-01-29 21: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