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中醫認為癌是正氣不足、氣滯、痰凝、血瘀日久而引起的,中醫認為治療癌癥要以“軟堅散結”為原則.決定最佳的治療方式前必須考慮很多因素,包括腫瘤大小,病患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還有早期晚期等等。
2016-01-30 11: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生存期取決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以及合理的治療方案.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建議采用中醫動態的療法服用中草藥治療,減輕癥狀和痛苦,延長生命.
2016-01-29 19: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中醫認為癌是正氣不足、氣滯、痰凝、血瘀日久而引起的,中醫認為治療癌癥要以“軟堅散結”為原則.決定最佳的治療方式前必須考慮很多因素,包括腫瘤大小,病患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還有早期晚期等等。生存期取決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以及合理的治療方案.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建議采用中醫動態的療法服用中草藥治療,減輕癥狀和痛苦,延長生命.
2016-01-29 18: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有家族性,嬰幼兒多見,5歲以上者發病率減少。眼部表現依腫瘤的起源部位及發展方向而不同。如腫瘤從視網膜內層起源,向玻璃體方向生長,形成腫塊,臨床上常表現為瞳孔后有特殊的黃白色光反射(俗稱貓眼)及視力障礙,患兒多因此就醫。起源于外核層的腫瘤,向視網膜下腔生長則表現為進行性廣泛性視網膜脫離,在眼底上可見白灰色變色區,因隆起不顯著,故易被漏診。從視網膜周邊開始的彌漫浸潤型腫瘤向前發展可累及虹膜、睫狀體,產生類似虹膜睫狀體炎的癥狀;向后沿視網膜平面擴張,伴以視網膜血管擴張,可被誤為視網膜血管瘤病。若不及時治療,腫瘤繼續生長,視網膜組織全被破壞,瘤細胞因阻塞前房引起繼發性青光眼。一般從腫瘤初起發展到眼內壓升高約1年;青光眼期約歷時半年。而在眼球后極的小腫瘤可引起斜視;虹膜表面血管破裂可致前房積血。腫瘤如沿視神經或視神經鞘膜生長,可向顱內蔓延。如經鞏膜導水管向眶部蔓延,充滿眼眶,使眼球突出,或形成潰爛巨塊突出于眼瞼部。少數病例可因腫瘤壞死引起眼內炎癥反應,而呈眼內炎或全眼球炎的表現。晚期病例經血行轉移,多至肝或骨。有5%患兒合并其他畸形,如有報道染色體13的長臂丟失綜合征,表現為小頭畸形,寬而顯著的鼻前額骨,眼小,眼距寬,內眥贅皮,眼瞼下垂,上門齒凸出,小下頜,頸短并兩側有皺襞,畸形及旋轉的耳朵,肛門閉鎖或會陰瘺和拇指發育不良或缺如。有些畸形也并發視網膜母細胞瘤包括智力遲鈍,生長遲滯,腭裂和多指(趾)畸形。對這些其他畸形認識的重要性有二:①如小兒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及小頭畸形,發育落后須做染色體分析及試驗以除外宮內感染。②兒科醫生如診斷有上述畸形及精神運動遲鈍在幼兒應辨認有無并發的視網膜母細胞瘤。
2016-01-29 18: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種發生在眼球后部感光區,即視網膜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眼部腫瘤中高居首位。患者以嬰幼兒為多,1~7歲兒童占85%,偶見于成人。性別差別不大。雙眼患者占25%~30%。此瘤為多中心起源,多從眼的后極部開始,沿視神經入腦是向眼外蔓延的最常見途徑,晚期常因顱內蔓延或全身血道轉移死亡。國外文獻報道治愈率高達90%以上,國內可能因早期發現有困難,治愈率不及國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