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波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慢性糜爛性胃竇炎、肝內膽管結石、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需要綜合考慮癥狀、病因、檢查結果等來制定治療方案,包括飲食調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慢性糜爛性胃竇炎: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飲食習慣等引起。癥狀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脹等。治療上,需去除誘因,如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藥物。飲食要規律,避免刺激性食物。 2. 肝內膽管結石:病因復雜,可能與膽道感染、膽汁淤積等有關。小結石可能無癥狀,較大結石可引起腹痛、黃疸。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如熊去氧膽酸;嚴重時需手術。 3. 膽囊結石伴膽囊炎:常因膽囊內結石刺激膽囊壁引發炎癥。表現為右上腹疼痛。治療包括使用消炎利膽片等藥物,反復發作或病情嚴重時需手術切除膽囊。 4. 飲食注意:患者均應清淡飲食,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5. 定期復查:無論采取何種治療,都要定期復查超聲等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總之,對于這些疾病,患者要重視,積極配合治療,改善生活方式,以促進康復。
2025-04-02 14: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可以檢查一下是否有外陰炎,是否有消化不好,再治療。
2016-01-30 15: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