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不穩定?
BR>我去年被診斷有原發性高血壓,主要是低壓偏高,不吃藥有100左右。以前每天下午一顆尼群地平片,但血壓控制得不太好,主要是下午7點左右覺得頭暈、頭漲,有時上午也感覺不好。這1個多月來改吃貝尼地平,每天早上一顆,總的感覺比原來好了,一般白天沒有太大感覺,但有時還是在下午的6、7點左右覺得頭漲,特別是前天下午自己量得血壓較高,很難受,我又加服一次速效心痛定,然后臥床休息。我想請問為什么我的血壓總不是很穩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我現在吃的貝尼地平可以一直吃下去嗎?第一次問題補充:請問血壓波動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調整?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種血壓高時因為情緒波動所引起的血壓高,注意控制飲食,注意運動和平穩自己的情緒,如果你確實是血壓高,那么降血壓的藥不能停的,這樣會反復發作,對一個55歲的人來說是很不樂觀的.以上是對“血壓不穩定”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31 05: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根據你的情況主要是你控制的不好沒有找到服藥的規律現在提倡的是服用長效的降壓藥平穩降壓能有效的預防血壓忽高忽低的現象如果每天一次的藥物價格高的話你可以改用一天兩次的效果也可以在一個就是你的根據你的血壓找到服藥的規律比如一片降不下來加成兩片降低了改成半片一種藥控制不了可以用兩種總之你找到了控制血壓的規律然后規律吃藥就行了
2016-01-31 04: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想問一下,你平時服用的抗抑郁焦慮藥物,是什么藥物呢?還有,你平時對于血壓的控制,是堅持口服降壓藥治療,還是血壓正常了就不再去服用降壓藥呢?平時有沒有其他的異常癥狀呢?血壓波動范圍大概在多大?最高到多少?降壓藥吃的是什么?對于你所提供的這些癥狀,個人首先要給你灌輸一個觀點:對于高血壓的治療,一定要堅持服藥,不管血壓是高還是正常,都要口服藥物治療,不能說,今天血壓正常,就可以不用服藥,等到某一天血壓升高,再去服藥治療.這是比較忌諱的.高血壓最基本的治療,就是長效平穩的降壓.因此,對于降壓藥的運用,一定要堅持服用.一旦某一個降壓藥控制血壓不是很理想,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更換其他類型或者聯合用藥.對于你的抑郁癥的治療,還是要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或者心理科進行就診,抗抑郁焦慮藥物對于血壓的影響,一般是可以通過降壓藥進行調控的,二者的互相影響不是非常的大.
2016-01-31 03: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造成血壓不穩定的原因一般是以下幾種情況;1.平時的飲食高鹽高油脂,2.坐的時間太長身體血液循環不暢,3,測量血壓時的身體情況不一致,比如運動過后和睡覺起來測得血液就不一樣.4,情緒不穩定.不知道您是屬于哪種情況,平時要經常鍛煉身體,飲食要清淡,保持愉快的心情!
2016-01-30 18: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高血壓患者咨詢藥物治療。1.建議血壓不穩定患者積極控制血壓。簡單的說,長期不穩定與血壓一直高都是不好的。2.建議西藥控制血壓,先將血壓控制穩定,最好選用常用的5類藥物。3.您說的是羅布麻?不建議使用,若想中藥治療,建議在正規中醫院就診。4.低鹽飲食。5.建議做些檢查:動態血壓(了解血壓詳情);心超、胸片、腎臟、眼底(了解靶器官情況);血脂、血糖(同時積極控制)
2016-01-30 12: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原發性高血壓? 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區、種族及年齡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不同。工業化國家較發展中國家高,同一國家不同種族之間也有差異,例如美國黑人的高血壓約為白人的兩倍。血壓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尤其是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較為常見。50年代以來我國進行的三次普查結果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1959年為5.11%,1979年為 7.73qb.1991年為11.88%,呈明顯上升趨勢,推算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約一億人,但與西方國家相比(平均15%~20%),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仍較低。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還顯示,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數民族地區患病率較高。男女兩性高血壓患病率差別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