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垂體瘤系良性腺瘤,相當常見,約10萬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來有增多趨勢,特別是育齡婦女。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報告腦垂體瘤占顱內腫瘤的12.2%。其臨床表現有可能出現如下1種或幾種:1.頭痛。2.視力視野改變(單眼或雙眼看東西不清楚,容易撞門框,重者逐漸發展至失明或突然頭痛失明)3.月經紊亂、停經、泌乳(自發的乳房流奶水或觸碰乳房后流奶水)、不能懷孕、性欲性能力改變(多為性能力減退)、體毛減少、皮膚改變(變薄)4.肢端肥大癥:手腳、頭顱、胸廓及肢體進行性增大,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遠端呈球形,前額隆起,眼眶、顴骨即下頜明顯突出,牙縫增寬,口唇變厚,鼻梁寬而扁平,耳廓變大。
2016-01-31 10: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農香亮
隆安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民族醫學特色專科
-
你好,則表現為性欲減退,陽萎,乳腺增生,胡須稀少,月經不調等,重者生殖器官萎縮,精子數目減少,不育等,男性女性變者不多.1.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開顱手術和經蝶竇手術治療。2.放射治療:對垂體腺瘤有一定效果,可以控制腫瘤發展,有時使腫瘤縮小,致使視力視野有所改進,但是不能根本治愈。3.藥物治療:
2016-01-30 22: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說的這種情況通過我們的分析認為腦垂體為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內含數種內分泌細胞,分泌多種內分泌素,如果某一內分泌細胞生長腺瘤,則可發生特殊的臨床表現.其詳細情況分別敘述如下:1.不同種類垂體腺瘤的內分泌表現(1)生長激素細胞腺瘤:早期瘤僅數毫米大小,主要表現為分泌生長激素過多.未成年病人可發生生長過速,甚至發育成巨人.成人以后為肢端肥大的表現.如面容改變,額頭變大,下頜突出,鼻大唇厚,手指變粗,穿鞋戴帽覺緊,數次更換較大的型號,甚至必須特地制作,有的病人并有飯量增多,毛發皮膚粗糙,色素沉著,手指麻木等.重者感全身乏力,頭痛關節痛,性功能減退,閉經不育,甚至并發糖尿病.(2)催乳素細胞腺瘤:主要表現為閉經,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脫落,皮膚蒼白細膩,皮下脂肪增多,還有乏力,易倦,嗜睡,頭痛,性功能減退等.男性則表現為性欲減退,陽萎,乳腺增生,胡須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縮,精子數目減少,不育等,男性女性變者不多.(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腺瘤:臨床表現為身體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多血質,腹部大腿部皮膚有紫紋,毳毛增多等.重者閉經,性欲減退,全身乏力,甚至臥床不起.有的病人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4)甲狀腺刺激素細胞瘤:少見,由于垂體甲狀腺刺激素分泌過盛,引起甲亢癥狀,在垂體瘤摘除后甲亢癥狀即消失.另有甲狀腺機能低下反饋引起垂體腺發生局灶增生,漸漸發展成垂體腺瘤,長大后也可引起蝶鞍擴大,附近組織受壓迫的癥狀.(5)濾泡刺激素細胞腺瘤:非常少見,只有個別報告臨床有性功能減退,閉經,不育,精子數目減少等.
2016-01-30 15: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垂體瘤? 垂體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組來自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及胚胎期顱咽管囊殘余鱗狀上皮細胞發生的腫瘤。臨床上有明顯癥狀的垂體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12%,無癥狀性垂體腫瘤在尸解時被發現者較多。本病可于起病后不同時期內被發現,有輕重不等的臨床表現,大多數為無癥狀性。日益增大的瘤體壓迫可引起頭痛、視野缺損、甲狀腺或。腎上腺功能減退等綜合征,在出現這些癥狀以前就有性功能減退癥狀而就醫。第二性征的退化是本病的晚期表現,而睪丸萎縮則出現較早。國內報道老年人垂體瘤發病率存2%~12%之間,以60歲左右最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