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敗血癥,其病因有哪些?
我孩子最近連續發燒一個星期了,間隔都有時候會發高燒,還會覺得發寒戰的,有時候一整天都會覺得全身乏力,肝俾也會腫大,后來去醫院檢查發現是得了敗血癥,打了針,也吃了藥。敗血癥都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沁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科
-
敗血癥的發生通常與以下因素有關:病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皮膚黏膜損傷、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醫源性操作不當。 1.病菌感染:常見的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可通過傷口、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侵入人體引發敗血癥。 2.免疫功能低下:兒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ㄈ缣悄虿?、艾滋病)者,免疫系統較弱,容易受到病菌侵襲。 3.皮膚黏膜損傷:燒傷、創傷、皮膚潰瘍等導致皮膚屏障受損,病菌易進入血液。 4.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如接受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斥藥物,會削弱免疫系統的防御能力。 5.醫源性操作不當:如不規范的輸液、輸血、導管留置等,可能引入病菌。 總之,敗血癥的病因較為復雜,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一旦懷疑或確診敗血癥,應及時就醫,進行規范的抗感染治療,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2025-04-02 14: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致病菌的變遷及常見的敗血癥致病菌:具有致病性或條件致病性的各種細菌均可成為敗血癥的病原體,由于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礎疾病不同,傳入途徑以及年齡段不同等因素的影響,致敗血癥的細菌也不同,1950年以前,敗血癥的病原菌主要是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球菌,占總數的50%以上,葡萄球菌(金葡+表葡)占20%,革蘭陰性桿菌占12%左右,隨著廣譜抗生素,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廣泛應用,敗血癥的病原菌譜也發生了變遷,由于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球菌對青霉素等高度敏感,作為敗血癥的病原現已少見,一般認為60年代以后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占主導,而葡萄球菌易產生耐藥性,因此仍是目前敗血癥的主要病原之一,80年代以來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有上升趨勢,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統計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所占比例,1984年是37%,1986~1989年則升至55%,而國內資料顯示,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居多,可達63%~68%,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比例上升,厭氧菌和真菌敗血癥也有增多,革蘭陰性致病菌,除大腸桿菌外,常見的還有肺炎桿菌,綠膿桿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等;真菌中則以白色念珠菌多見,曲菌與隱球菌也可見到,近年來統計,厭氧菌占敗血癥病原8%~26%不等(較多醫院不能做厭氧菌檢測),以脆弱類桿菌和消化鏈球菌為主,在機體防御功能顯著低下者中還可發生復數菌敗血癥,即在同一份標本中檢測出2種或更多種致病菌,或72h內從數次血或骨髓標本中培養出多種致病菌,一般復數菌敗血癥約占敗血癥總數的10%。
2016-02-13 23: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