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丘瑞香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白帶泛黃且出現陰吹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陰道松弛、陰道炎癥、盆底肌功能異常、性生活方式不當、激素變化等。 1. 陰道松弛:分娩、年齡增長等可能導致陰道肌肉彈性降低,出現陰吹。可通過盆底肌鍛煉,如凱格爾運動來改善。 2. 陰道炎癥:細菌、霉菌或滴蟲感染引起炎癥,產生異常分泌物,可能導致白帶泛黃和陰吹。需明確感染類型,使用甲硝唑、克霉唑、替硝唑等藥物治療。 3. 盆底肌功能異常:長期腹壓增加、肥胖等可影響盆底肌功能。除了進行康復訓練,還應注意控制體重。 4. 性生活方式不當:過于激烈或姿勢不合適,可能引起陰吹。調整性生活方式有助于緩解。 5. 激素變化: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如更年期,可能影響陰道組織和分泌物。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補充治療。 出現白帶泛黃和陰吹的情況不必過于緊張,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注意個人衛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4-03 07: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首先注意陰道感染有些陰道炎的婦女也會有陰道排氣的現象,但這些患者,陰道排出的氣流多較微弱,而更主要的是有白帶增多、外陰瘙癢或陰道不適感覺。這是由于感染陰道的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會產生氣體并存于陰道內,當體位改變或增加腹壓時,這些氣體即從陰道里排出。致病的微生物多數為厭氧菌或陰道滴蟲,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當到醫院看婦科,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另外建議:(1)服用大補氣血,提升中氣的藥物;(2)增強體質,促進產后恢復(3)局部肌肉鍛煉,除了產后保健操外,著重進行盆底、肛門和陰道肌肉收縮的鍛煉,有助于產道的復原。試試鍛煉:站立,雙腿微分開,收縮兩半側臀部肌肉,使之相挾,形成大腿部靠攏,膝部外轉,然后收縮括約肌,使陰道往上提的方向動,經過耐心鍛煉,即可學會分清陰道和肛門括約肌舒縮,改善陰道松弛狀態,提高陰道的挾縮機能,藉以掌握夫妻同房時的舒縮能力,使性生活和諧、美滿。
2016-02-14 11: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中醫認為,引起陰吹的病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常,造成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氣機逆亂,胃氣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陰而致陰吹。建議接受中醫治療
2016-02-14 02: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引起陰吹的原因有很多,西醫上認為如果是同房時體外改變引起的話,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如果是陰道炎癥或是陰道松弛等疾病引起的話,需要依據原發病的情況積極治療。
2016-02-14 02: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對于陰吹患者,可根據其伴發的癥狀,分為氣虛、腸燥、肝郁三種類型辨證施治。 氣虛型:陰吹時斷時續,時輕時重,伴神疲倦怠,氣短乏力,面色萎黃無華,舌淡白,脈細弱。此乃脾胃虛弱,中氣不足,運行無力,腑氣不循常道,別走旁竅而致陰吹。治宜益氣升清,調理脾胃之法。方選加味補中益氣湯:炙黃芪30克,黨參20克,炒白術15克,當歸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陳皮10克,枳殼10克,木香10克,烏藥10克,炙甘草10克。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腸燥型:陰吹較劇,連續不斷,伴大便秘結,口渴煩熱,脘腹脹滿,舌苔黃膩,脈弦滑。此乃熱結胃腸,腑氣不通,胃氣下泄,逼走前陰而致陰吹。治宜潤燥通便,調理氣機。方選大承氣湯合增液湯治之。大黃(后下)10克,芒硝(沖服)10克,枳實10克,元參15克,生地15克,麥冬15克。每日1劑,水煎服。待大便通利后,去芒硝,加瓜蔞仁10克。 肝郁型:陰吹作響,伴胸悶脘痞,兩脅脹痛,心煩易怒,舌紅苔黃,脈弦。證屬情志郁結,氣機不暢。治宜疏肝解郁,調達氣機。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15克,川芎15克,郁金15克,香附10克,枳殼10克,白芍20克,木香10克,川楝子15克,甘草10克,每日1劑,水煎服。
2016-02-13 19: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陰吹? 婦人陰戶中時時排氣,籟籟有聲,狀如矢氣者,名陰吹。本癥首載于漢代(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仲景云:“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谷氣之實也,膏發煎導之”。(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婦科學)“陰吹”中引(醫學顧問大全·婦人科)云:”谷氣不能上升清道,復不能循經下走后陰,陰陽乖僻,遂使陰戶出聲,如谷道轉矢氣狀,是謂陰吹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