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肘疼且手指關節酸痛,相關檢查結果能確診類風濕嗎?
我一個月前胳膊肘疼,近幾天手指關節有些酸痛,但沒有紅腫、僵硬等癥狀,去醫院做了抗0+RF、ESR、RT三項檢驗,其中紅細胞壓積0.363、血沉13(我正處于月經期)、抗028.2,RF23,請問是類風濕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伍澤鑫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骨外科
-
胳膊肘疼且手指關節酸痛,結合月經期做的抗 0+RF、ESR 等檢查結果,尚不能確診類風濕關節炎,還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如癥狀持續時間、關節影像學檢查、自身抗體檢測等。 1. 癥狀特點:類風濕關節炎的典型癥狀不僅有關節疼痛,還常伴有關節腫脹、僵硬,尤其是晨起時明顯。如果這些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且逐漸加重,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增大。 2. 檢查完善:除了已做的檢查,還可能需要進行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檢測、關節超聲或 X 線檢查等,以更全面地評估關節情況。 3. 家族病史:若有家族成員患類風濕關節炎,患病風險相對較高。 4. 其他疾病鑒別:其他疾病如骨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等也可能出現類似癥狀,需要加以鑒別。 5. 治療觀察:在不能明確診斷時,醫生可能會先給予對癥治療,觀察癥狀改善情況。 僅憑目前的檢查結果和癥狀,不能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建議密切觀察癥狀變化,遵醫囑進一步檢查或治療。
2025-04-04 01: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酸檢查能確定是否與痛風有關。可能是關節炎引起的,試用尼美舒利追風透骨丸治療
2016-02-14 20: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5)生物制劑目前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制劑被批準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種生物制劑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①Infliximab也稱TNF-α嵌合性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已證明對甲氨蝶呤等治療無效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強調早期應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靜點,每間隔4周重復1次,通常使用3~6次為1個療程。需與MTX聯合應用,抑制抗抗體的產生。②Etanercept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AS療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國內有恩利及益塞普兩種商品劑型。③阿達木單抗(修美樂)時針對TNF-的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不易誘導抗抗體的產生。④抗B細胞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⑤抗CD20單抗Rituximab(美羅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Rituximab也可與環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聯合用藥。(6)植物藥目前,已有多種用于類風濕關節炎的植物藥,如雷公藤、白芍總甙、青藤堿等。部分藥物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4.免疫凈化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藥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采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藥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藥物治療。5.功能鍛煉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6.外科治療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范圍從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后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2016-02-14 15: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一定,建議去醫院,做一下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在治療、。
2016-02-14 08: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于減輕關節炎癥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治療原則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療、聯合用藥、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煉。1.患者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2.一般治療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后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藥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癥狀。3.藥物治療方案應個體化,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濕藥、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藥等。(1)非甾類抗炎藥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藥物,適用于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藥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2)抗風濕藥(DMARDs)又被稱為二線藥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藥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3)云克即锝[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緩解癥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藥,10天為一療程。(4)糖皮質激素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藥物。但在下述四種情況可選用激素:①伴隨類風濕血管炎包括多發性單神經炎、類風濕肺及漿膜炎、虹膜炎等。②過渡治療在重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緩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應首先減少或緩慢停用激素。③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濕藥治療無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劑量激素。④局部應用如關節腔內注射可有效緩解關節的炎癥。總原則為短期小劑量(10mg/d以下)應用。
2016-02-13 23: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