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伴多種癥狀,艾灸部位可否增加及順序怎樣?
我脾胃虛寒、口干、便干、耳鳴、偶爾腰酸,現在正在艾灸中脘神闕氣海足三里涌泉,幾天后,背部有點怕冷,現在可否加上大椎、至陽、腰陽關一起艾灸?另外,是不是可以先灸背部,再灸腹部?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詠竹 住院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治未病中心
-
脾胃虛寒且有口干、便干、耳鳴、偶爾腰酸等癥狀,在艾灸中脘、神闕、氣海、足三里、涌泉后背部怕冷,考慮增加大椎、至陽、腰陽關艾灸是可行的,艾灸順序也有講究。 1. 艾灸部位增加:大椎穴可振奮陽氣、至陽穴能調理背部氣血、腰陽關能強腰膝。這幾個穴位對于緩解背部怕冷等癥狀有幫助。 2. 艾灸順序:一般先灸背部再灸腹部較好。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先陽后陰符合中醫的陰陽理論。 3. 脾胃虛寒原理: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體虛等導致脾陽受損,脾胃功能失調。 4. 注意事項:艾灸時要注意溫度適宜,避免燙傷皮膚。艾灸后避免著涼,適當休息。 5. 生活調理:飲食上多吃溫熱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藥等,避免生冷油膩。規律作息,適當運動。 綜合調理,包括艾灸、生活方式改變等,有助于改善脾胃虛寒及相關癥狀。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5-04-03 06: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放心吧,只要你正確的艾灸保健,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陽虛一般多還是選取至陽、腰陽關、關元來艾灸治療,平時注意適當多去戶外活動調節,你陽虛癥狀就能逐漸緩解了
2016-02-14 11: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的情況主要是胃腸功能失調。可以去嘗試針灸。建議同時用點中藥調理,主要是生津潤腸通便。可以先服用幾天“麻仁丸”,等大便通暢幾天后每天早晚服用蜂蜜水,再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或許可以改善。醫生詢問:請問您多大年紀?身體其他情況怎么樣?
2016-02-14 10: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后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猶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的,艾灸不分先后,可以先灸背部,也可以先灸腹部。
2016-02-14 08: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如果針對脾胃虛寒和脾腎陽虛型的話,艾灸是很好的調理方法。可以灸背部的膀胱經,脊柱旁開1.5寸,差不多兩厘米的樣子。推薦給你另外幾個好穴位:中脘、關元、神闕、氣海、足三里。這些穴位都是保健最常用的穴位,對虛寒類疾病有很好的療效。但是,灸法相對溫熱,可能會加重口干的情況,如果出現加重的情況就建議停止,等消失后可再次繼續。謝謝,祝您健康!
2016-02-14 08: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為艾炷灸、艾條灸和溫針灸。是指點燃艾炷或艾條在體表的一定部位進行熏灼,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艾灸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尤其適用于慢性虛弱性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溫補中氣、回陽固脫、消瘀散結、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清熱解毒、溫腎壯陽等作用。 查看全文»